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一、摘要:给定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总结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几位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实证研究结果,从实证研究的结果中总结出我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就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三、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信息披露非主动性。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特别是对于那些亏损的上市公司总是担心自己或是失去配股资格,或是将被停牌等,因此,往往不是主动地去披露有关信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愿让公众知道的负面信息,从而对信息披露产生一种回避的心理。 2. 信息披露不及时。 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投资者不可能象上市公司一样清楚公司经营管理的变化。所以上市公司有时由于担心其所披露的信息会影响其公司股票价格,往往迟迟不披露公司的重大信息,从而造成信息的滞后。 3. 信息披露不充分。 有的上市公司定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陈述不充分,财务数据有遗漏,甚至断章取义,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披露不够充分;二是对企业财务指标的提示不够充分;三是资金投资去向及利润构成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四是对一些重要事项的披露不够充分;五是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由,故意隐瞒企业重要会计信息。披露信息不充分较容易误导投资者,为不法市场操纵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4. 信息披露不严肃,程序不妥当。 在我国,有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很强,更有甚者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就擅自决定公布涉及国家经济决策方面的重要信息,或是为造市而制造大量小道消息。这严重破坏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不利于投资者公平享有上市公司有关信息的权利,也不利于提醒投资者注意公司的新变化。 5. 信息披露不准确,甚至是虚假陈述。 这是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许多上市公司存在着隐瞒业绩亏损,虚增利润,预亏预警不披露,甚至制造虚假利好消息等情况来欺骗市场和投资者。 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 1. 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制约着信息披露的质量。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大股东控制力强。上市公司多数是由国有企业重组后以募集方式设立,股权相对集中,其中半数以上的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高于50%,有的甚至达到60%-70%,形成普遍的“一股独大”现象。股权过分集中在国有大股东手中,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探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下一篇:商业银行风险成因与控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上市公司 信息 披露 问题 探析 | 2013-03-06 08:01:4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