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教育观及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通过研究人的脑部创伤而提出:人类所有的七种以上的智能如:语文、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智能。加德纳教授认为以上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加德纳教授还认为,因为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多元智能》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必须是“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既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 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 如让幼儿认识水果西瓜,通过提供实物给幼儿观察、触摸、品尝而获得对颜色、形状、味道的直接经验,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有利于老师直接观察他们的智能状态,而不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间接表现来判断;有意识地模糊了课程和评价的界限,使评价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第二,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 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孩子在幼儿、小学、中学、高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适合各年龄段的发展方案。 第三、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学校里普遍使用的考试测验活动。 二、在幼儿园教学中贯彻多元智力教育观的意义 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一个实验室。 幼儿园给幼儿提供可以刺激多元智能发展的丰富环境,运用非传统方式来学习传统学科,提供多元的表达途径让幼儿表现,包括口语、文字、艺术、音乐、肢体舞蹈等,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和操作历程,以催化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传统教学只注重单一标准的学习方式,使得许多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是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因兴趣不合觉得无趣,而放弃探讨、研究。重视个别化学习的幼儿园,包容所有智能的个别差异和其最终结果,使教育与智能相互配合,启发学习者最大的潜能。 另外,幼儿园的所有学习活动,必须符合多元智能学习的理想,并提供完整的学习模式。孩子透过“主题”或“专题”的探讨,来了解与生活相关、有益处,而且是感兴趣的题材,同时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实验、操作,并体验多元化、个人化、合作化等有价值的学习。例如,教师教幼儿认识颜色的基本知识,在言语──语言智能领域,她可以教幼儿学念关于色彩的儿歌;在音乐──节奏智能领域,他可以让孩子创编有关歌唱颜色的歌曲;在自知── 多元智力教育观及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风度美---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 | 下一篇:对B2C 商务模式的一些认识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多元 智力 教育观 及其 幼儿园 教学 应用 | 2013-03-11 09:41:1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