蘩漪是曹禺《雷雨》中刻画的一个最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作为一个文学典型,蘩漪是当时其他女性典型形象无法比拟的。她虽是一个被污辱被损害的封建旧式女人,但她个性鲜明,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她不但有“雷雨”的性格,她本人简直就是“雷雨”的化身,她把周朴园竭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剧作者通过塑造蘩漪这个艺术形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和绝对统治者周朴园的罪恶,控诉了他对人性的摧残,他的伪善。而这个最恶之家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因此说蘩漪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蘩漪的悲剧结局,客观上告诉人们,那种蘩漪式的个人反抗,既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也不可能给被侮辱、被损害者带来个人幸福。 一 剧作家曹禺最初在剧本舞台提示中说“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的最高生活理想只是“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但是她的这点生活理想在与周朴园不相称的婚姻中是得不到的。尽管蘩漪与周朴园的结合是门当户对,但相差二十岁,在那个时代也就是差了一代的距离,这在思想性格、生理、心理上必然产生相互的不适应。首先,周朴园在个人感情生活上经历了不得不抛弃鲁侍萍而忍受了妻离子散的痛苦,为了维护封建家族利益的需要,后来娶的阔小姐虽给他带来地位和财富,但没有给他以幸福。经历了残酷地放水淹死二千小工,谋取丧尽天良的金钱和枪杀罢工工人的他,已经在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教化下,异化为一个专制、暴戾的封建家长,在资产阶级资本积累时期的野蛮生产方式、思想方式的磨砺中,异化为一个冷酷、自私的资本家,他不再需要人格平等的爱情,他需要的是年轻美貌、可满足他的虚荣心而且柔顺、贤德以便成为他的性奴隶和家庭象征的女人。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蘩漪是绝对不符合周朴园的条件的,她泯灭不了做一个女人的渴望。其次,青春勃发、精神炽热的蘩漪与青春已逝、盛年不再的周朴园,由于二十岁的落差,在夫妻的性爱心理和性生活上也必然不相 《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分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骆驼祥子》悲剧意义 | 下一篇:《白鹿原》的创作特色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雷雨》 形象 分析 | 2013-03-20 09:01:5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