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创建良好班集体 班集体是由学校行政把几十个年龄和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正式群体。班集体是在班主任长期、深入、细致和辛勤的工作下形成的,是班主任艰苦劳作的结果。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各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的负责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社会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整体素质良好的人,才能在错综复杂与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与坚定性,也才能在社会发展的急流中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一个人一生中将在学校班集体里生活长达十几年。可见,班集体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那么,良好班集体的建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创建良好班集体,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积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下面浅谈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 所谓班风,就是班集体成员,按照班集体所制定的规范,一定的道德标准和班级的共同目标,经过大家的努力,逐步形成的自觉行为习惯和风气。良好的班风是指班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道德标准的作风。它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良好的班风建设是寓诸种教育于一体的载体,班主任通过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使教育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同时有效克服教育的短期行为和片面性,提高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都与它有着密切联系。同班的学生朝夕相处,彼此影响,荣辱与共,所以班风对学生有显著影响。对外它是班集体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因此,塑造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班集体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在培养良好班风时注意做到: 1、抓常规,树班风 每当换届任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时,我都是把学生常规教学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由于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有些孩子还没接受过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就直接进入了一年级读书。这些参差不齐的学生,因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在刚进入小学时,整个班级一团糟,学生不知道听上课铃声进教室、课前准备该如何做等,所有的常规都是从“0”开始。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就要认真、耐心、反复的指导。其实,一年级的学生,就像一块刚出土的“玉”,可塑性还很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一有利时机,当一个学生的常规行为成为坏习惯后,再想扭转过来是很难的。在教学中,这些常规也不是很快就形成的,他的形成是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长期的、点点滴滴的、循序渐进的教育中形成的。如教会他们听到上课铃声响快速进教室、学会做课前准备、学会看课程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怎样翻书、怎样摆放学习用品等等,都要手把手教,教一遍不会,还得反复的教,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等待老师来上课,这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过程的课前准备,我就花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培养,刚开始,先是我教学生怎样做,然后每次课我先提前到教室,监督学生是否知道上课铃声响后快速进教室,是否会拿出教科书和学习用具, 更新观念,创建良好班集体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开展教育.. | 下一篇:高等学校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工作..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新观念 创建 良好 班集体 | 2013-04-03 09:21:4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