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词的艺术魅力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之子。建隆二年(961)嗣位,为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风流儒雅,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文学艺术活动在其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诗、文均有流传,而以词成就最高。前期词多写艳情和宫廷享乐生活;亡国之后的词则多反映其求生不得的囚徒生活,抒发其复杂而痛苦的思想感情,完全脱去了宫廷气息和花间词影响。直抒胸臆,情意交融,善于白描,比喻贴切,语言明白晓畅,形成清丽自然的词风。就李煜词的艺术魅力,分别从意象构成特色、情感渲泄方式、天然去雕饰的本色语言、心理时空描写四个方面来解读赏析。 周之琦说:“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及。”①谭献谓:“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②诚然,李煜作为一个南唐小皇帝,在政治上是个弱懦无能、平庸的、不合格的国君,特别是在国难当头之日,既不求振作,又无力匡正国事,终为亡国之君。但作为词人,其词却不乏长传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今天也可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一、塑造意境 心物交融 栩栩如生 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③意谓心声心意,象指外物、物象。意象即心与物、情与景的融合体,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形象。 李煜的词,分为降宋以前和降宋以后两个阶段。李煜词的意象构成,是和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密切相连,是随着他本人的命运遭际、思想感情的大起大落的变化而变化。亡国前后生活体验的迥然不同,必然影响他对事物的选取态度,影响他写景、状物、抒情的方法,因而词的意象也各具风采,耐人寻味。 李煜前期的词主要是写其帝王生活的,有欢娱、有爱情、有离别情绪。这些词作品不如后期,但也有令人一唱三叹的佳作。象《菩萨蛮》三首、《浣溪沙》、《一斛珠》、《玉楼春》等都是写豪华生活和艳情的。这当是他愉快的帝王生活的写照,因而构成意象的客体多是那些色彩明丽而鲜艳的歌舞的物象。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恋时拈花嗅,别殿遥闻萧鼓奏。”这里就有“红日”、“香炉”、“香兽”、“红锦”、“锦钗”、“花蕊”、“箫鼓”及美女、宫殿等物象来体现其意象的。从视觉上看,其色彩非红即黄(金),明亮夺目;就嗅觉来说,可谓飘香溢馥;而听觉则更为热烈而欢腾。正是这一系列明快艳丽的意象群,使全词充满了富贵豪华的基调,加浓了宫中那种声色迷人、风情旖旅的氛围,宣泄了作者对这种豪华生活的迷恋沉醉之情。词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意象构成及其组合,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怪不得《扪风新语》要直呼“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贵气象”。 李后主的词作,当推其亡国亡后最臻上乘。“亡国之音哀以思。”他从终朝宴乐,尽目笙歌得乐园里到“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的囚室,人生遭际的转换,带给了后主细心的痛苦和悲怆!处境和生活的改变,促使他的词的创作走向了全新的局面,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适应这样的生活境况和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情境氛围也一下子从热烈明快,千娇百媚及凄清幽美,婉转缠绵变为悲怆忧愤和强烈激荡。主宰词的意象也与亡相适应而发生变化,触目可及的是“泪垂”、“肠断”、“寒雨”、“落花流水”等极言人生愁苦和引人悲怆的意象。即是有旧 论李煜词的艺术魅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下一篇:汽车安全气囊工作性能仿真实验台..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李煜 艺术 魅力 | 2013-04-06 09:17:5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