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报表的概述及作用2
二、现行财务报表有哪些局限性5
(一)、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5
(二)、财务报表的时效性存在着局限5
(三)、财务报表中的内容未能考虑到人力资源价值5
(四)、财务报表缺乏前瞻性5
(五)、财务报表缺乏可比性9
三、改进措施6
(一)、推进会计法规建设、加大会计监管力度7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7
(三)、可适当缩短财务报表的披露时间7
(四)、从重点报告有形资产信息扩展到报告无形资产的信8
(五)、扩大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9
内 容 摘 要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的书面文件,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以它的完整性,可靠性,真实性等都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表也慢慢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主要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讨论一下财务报表的局限性:1.财务报表中的内容未能考虑到人力资源价值,但是现今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很重要的财富,一个企业的发展如何不仅取决于规模,财务状况和行业,更重要的是也个企业里面招揽的人才;2.财务报表的时效性存在着局限,我们拿到报表的时候反应的已经是过去式的财务信息,只能证明这家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不能让我们看到企业目前的经营成果;3.财务报表的客观真实性也有一定的局限,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会计准则和制度,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也会做出有违法律的事情,在财务报表中虚报收入,费用等情况;4.财务报表缺乏可比性,不同的会计主体均可以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导致相同报表里信息内涵各不相同,5.财务报表缺乏前瞻性,我国的会计准则坚持传统收益确定模式,过分强调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谨慎原则。本文还根据个人的建议和看法提出了几点财务报表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 局限性 改进措施
论现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的概述及作用
财务报表就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几张表格,分为四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其中,资产负债表即企业在特定点(制表之时)所有资产与负债的对比表;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获得的利润;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存量,其中包括应还款项等;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最新的会计法规定转正的财务报表,即原来只有前面三大财务报表,后来加入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的分配变动或者上市公司股权的变动情况。
以上几个表组成的财务报表有这些作用: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有于管理报表不仅是对会计事项的时候反映,更多是对已经发生的会计信息事项进行分析和对未来会计事项的预测和预算,因此更便于财务会计人员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控制,如有些固定资产更新、销售价格的制定,生产结构的调整等,帮助管理者选择最优方案、有些内部报表是提供一些资源的现状,如存货、现金存量等,以便为管理者对这些资源的调度和使用作出正确的决定,及时决定供货,融资方案,有些内部报表则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营业绩进行预测,如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等,以便管理者能掌控今后的经营方向;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经营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及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国家经济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等。
二、现行财务报表有哪些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近年来国家对于公司财务的监管力度加大,但是由于我国的现有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财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缺失,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就出现了很多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例子:如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拥有相当知名度和规模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食品饮料制造,加工和销售。JY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会计报表由JY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及杭州SL食品工贸公司,浙江桐庐JY皇家实业公司,浙江JY集团嘉兴保健饮料厂,浙江JY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五家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财务报表汇编而成。2009年财务报表未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内部审计当年合并财务报表显示,该集团利润总额217万元、年末资产总计45382万元、负债总计27296万元、所有者权益18086万元。2009年7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JY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名下的四个子公司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示该集团利润总额3271、总资产20098万元、负债为15667万元,所有者权益是4431万元。与财务报表相比,利润虚增了3488万元、资产虚增126%、负债虚增74%、所有者权益更是虚增了308%。由此可以看出,JY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人员素质缺失,财务报表严重失真,这一检查结果被财政部门公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至于完整性更有很多局限,财务报表就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及附注组成,但是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发生了很多经济相关活动,就用一些表格只能片面的反应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包含一个会计期间的所有内容。
(二)、财务报表的时效性存在着局限
就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而言所披露的会计信息间隔过长,缺乏及时性,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重要质量特征,财务报告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所以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是越快越好,在越短的时间内得到的会计信息越可靠、越有用,如果时间越长的话参考价值就会降低,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快,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特别迅速,当然经济也是一样的,我们如果在一年之后拿到报告,那么只能表明过去一年的财务状况,对于我们今年的发展只能根据去年的收益来预估,但是现在市场淘汰很快,一年的时间会改变很多现状,也许一年前很受欢迎,一年之后极有可能被其他新推出的产品所代替,进入淘汰区。尽管对于这种情况中国证监会自2002年起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季度终了后60天内提供季度财务报告,以中期财务报表来弥补年报时间间隔过长的缺陷。但是时间任然过长,并且无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中期报表在会计计量上更依赖于估计,并没有实时和事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情况。
(三)、财务报表中的内容未能考虑到人力资源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作为提供生产经营信息的信息系统,会计有注重成本逐渐转向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关注。与物质资本投入不同,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不是直截了当,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深远的。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与信息产业里,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远比有形资产大。现行的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这种贡献,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会计理论仍然不完善,会计实务仍然是空白。由于现行的损益表反映的是已经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财务报告都很少涉及这方面的信息,报表使用人无法了解企业重要人才的结构、对现在经营的影响程度、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等信息。
(四)、财务报表缺乏前瞻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坚持传统收益确定模式,过分强调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谨慎原则。对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大投资计划、重大的技术进步、经营环境的预计变化很少能予以量化。而报表使用人更关心企业的未来:股东追求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债权人关心的是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是偿债务能力,国有企业或国有参股控股的企业,政府做为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现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不能客观反映会计期末资本的真实价值或现行成本、变现价值,不考虑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物价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且涨跌剧烈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企业的资产就缺乏现实基础,以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没有彻底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企业未来财务潜力、企业价值、市场占有率、企业财富变动等信息的需求,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与信息有用性
(五)、财务报表缺乏可比性
财务报表的信息来源于不同的会计主体,而不同的会计主体均可以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答应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可能导致相同报表里信息内涵各不相同,例如,坏账损失核算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所得税用度的确认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即使在同一母公司下的子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也有所不同,使用的会计估计方法也有所不同,这样,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往往不可比,这妨碍了潜伏投资者挑选投资对象,潜伏债权人挑选放贷对象,妨碍了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做出公允评价,缺乏可比性也成为会计走向国际化的障碍。
三、改进措施
(一)、推进会计法规建设、加大会计监管力度
法治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和保证作用,对打击会计违法行为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我国为了加大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的管理,相继发布实施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会计法规、制度,使各企业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法规,制度也需要各种真实的经济业务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必须提高法规自身的合理性和谨慎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各企业规范的完成会计工作。当然有了相对完善的会计制度只是基础,只有相关执法部门,严格的监管各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加大力度打击会计虚增,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的处置会计违法犯罪分子,做到执法必严,切实而有效的打击及违法犯罪,震慑潜在的违法行为,让想为法的企业看看违法的后果。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企业的会计信息依据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交易,但是会计信息却是由会计人员生产的,那么会计人员的素质很大一部分决定了,财务报表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在招聘会计或者财务人员时,企业就应该择优而取,不仅仅只看应聘这得学历证书,更应该注重人员的实操能力,以及个人人品,不能只听其说,还可以用实例考察其的工作能力,在招进公司后,最好不要让新人马上上手财务处理工作,而应该有专门的培训制度,让其学习,即使已经能单独处理会计工作,后期企业也应该建立培训学习机制,和奖惩淘汰机制,重视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使财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社会经验,用奖惩的机制,使会计人员良性竞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此同时,要加强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普法教育,让所有会计从业人员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诚实守信观,以不做假章为道德基准,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法》的要求,做出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信息,保证面向公众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可适当缩短财务报表的披露时间
由于财务报表一般时间是反应过去一年时间的财务情况,当企业做出财务报表以及社会群众看到这报表的时候,这些财务数据其实已经没有了时效性,毕竟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企业很多的现状,一年前好不代表现在就好,一年前不景气也不代表现在发展就不好,其实这样的会计信息就并不适用于近期以至于未来做决定的参考,我们现在处于大数据下,不仅经济发展迅速,网络和数据传输一样很快,很多都可以开始实时监控,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可以给一定时期的修改阶段,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像很多企业一样要求所有企业都在网上录入会计信息,那么我们可以以后做到每月月结,每月公布这个月的经济状况,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实时的披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当然这要根据每个公司的规模和行业特殊性制定专门的制度。
(四)、从重点报告有形资产信息扩展到报告无形资产的信息
现在的财务报表一般就是反应企业的资金,投资,负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只是包括使用权,专利,软著等等没有实物,但是有准确价值的,而像这些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定量性,货币信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产品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的质量与管理,企业拥有的高端技术人才,企业家的能力和责任心、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创新能力、行业发展前景等、尽管这些信息都是观察和评价一个企业时的重要信息,但是由于这些信息不能用货币核算,以致于这些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中根本没有相关的表露。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在无形资产这一块的数据很少。这也导致一些创业型的软件企业,财务报表很不好看,会导致部分投资者流失。所以在财务报表中拓展这些无形资产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投资者这都是很有必要的。
(五)、扩大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
目前的财务报表附注存在披露内容不充分。(1)缺乏对关于未来的财务信息以及或有事项的披露。(2)缺乏相关部门的评价信息。(3)缺少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所以企业应该细化会计报表附注内容,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增设“特别提示事项”:将报告期内发生的引起公司重大资产或主要会计业务发生变更等,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事项的详细情况,作为“特别提示事项”披露的内容。公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其对策,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等信息也可成为披露内容。(2)完善“会计报表项目注释”。完善的具体目标包括:充分考虑不同性质企业的特殊性;做到重点突出,成本和效益原则的有机结合;在满足社会小股东的会计信息知情权的同时,注意保护上市公司和其他债权人的正当权益,有效把握公平和保密的分寸。(3)增加预测性财务信息。尽管我国先后制定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以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细则》中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年度报告中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内容,但目前财务信息披露还不够规范,预测信息质量不高。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风险信息、不确定信息以及前瞻性信息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对未来机会与风险的评价、财务预测等信息。这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鲁清仿,《标准审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路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 (02)61-64
陈博,《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研究》,商城现代化,2013(16)146
姚正海,《关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财务与会计,2002,(4) ;
张小春.,《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6).96-97
孟邵友,《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