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各部件前,应首先放松承载索和索引索,使各部件不受力后再进行拆除。
参考文献:
《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7)
《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12141-2008)
《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运输施工工艺导则》(Q/GDW351-2009)
《输电线路工程货运架空索道运输施工工艺导则》(Q/GDW418-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工程货运架空索道运输标准化手册》2010
附件
附件一:索道受力过程:
附件二:索道设计过程:
附件三:索道计算示例:
附件四: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
附件一:索道的受力计算:
承载索的选择原则
当集中荷重作用于档距中点时(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作用于耐张段内最大档距中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时,承载索的张力及弛度均为最大,承载索需按照此条件进行计算,其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在最大张力情况下,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2.5。
在运输过程中,需保持其对地面任何障碍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承载索在重载情况下,档距中点的最大弛度应不小于档距的7%,同时又为了避免因承载索弛
度过大而增大牵引索的牵引力,档距中点的最大弛度不大于档距的10%。
考虑架设施工方便,同时提高索道运载能力,以满足大吨位钢管杆件的运输要求,承载索可采取多分裂组合型式。
承载索的最大张力
无集中荷重作用时(如图D.1 所示):
图D.1 无集中荷重作用示意图
式中:
T ——承载索的平均张力,kg;
H ——承载索的水平张力,kg;
L ——承载索支点间的档距(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耐张段内的最大档距(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m;
W ——承载索单位长度的重量,kg/m;
f ——档距中点(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耐张段内最大档距中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承载索的弛度,m;
b ——承载索支持点(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耐张段内最大档承载索支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的高差,m;
h ——承载索支持点(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耐张段内最大档距承载索支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的高差,m;
有单个集中荷重作用时(如图D.2 所示):
图D.2 单个集中荷重作用于档距中点时示意图
式中: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8/8
T ——当单个集中荷重作用于档距中点时(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作用于耐张段内最大档距中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时,承载索的平均张力,kg;
H ——当单个集中荷重作用于档距中点时(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作用于耐张段内最大档距中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时,承载索的水平张力,kg;
f ——当单个集中荷重作用于档距中点时(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作用于耐张段内最大档距中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时,档距中点承载索的弛度,m;
Q ——单个集中荷重的重量(包括附件及其索具重量),kg;
有n 个集中荷重作用时(如图D.3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