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太阳能的研究(五)
量逐年增加,1999年底累计约15MW。应用领域包括农村电气化、交通、通信、石油、气象、国防等。特别是光伏电源系统解决了许多农村学校、医疗所、家庭照明、电视等用电,对发展边远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藏有7个无电县城采用光伏电站供电,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在研究开发方面,开展了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研究及非晶硅、碲化镉、硒铜等薄膜电池研究,同时还开展了浇铸多晶硅、银/铝浆、EVA等材料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其中刻槽埋栅电池效率达到国际水平。
20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已形成了较好基础,但在总体水平上我国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现为:(1)生产规模小。我国太阳电池制造厂的生产能力约为0.5-1MW/a,比国外生产规模低一个多数量级。(2)技术水平较低。电池效率、封装水平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3)专用原材料国产化经过“八五”攻关取得一定成果,但性能有待能有待进一步改进,部分材料仍采用进口品。(4)成本高。目前我国电池组件成本约30元/W,平均售价42元/W,成本和售价都高于国外产品。(5)市场培育和发展迟缓,缺乏市场培育和开拓的支持政策、法规、措施。
21世纪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可考虑2种模式,即年增长率约15%的常规模式和在政策法规驱动下年增长率约25%的快速模式。根据光伏工业自身的发展经验,生产量和规模每增加1倍,成本下降约20%,而价格通常比成本高30%;发电成本考虑了总系统价格、经济寿命(折旧期)、利率、运行和维护费用、保险费等因素。按照这种估算,2010年我国光伏组件年生产量将分别达到11MW和27MW,发电成本分别为1.14和0.96元,装机容量分别达到80MW和140MW。2030年光伏组件年生产量分别达到175MW和2320MW,发电成本分别为0.57和0.28元, 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700MW和11700MW。光伏技术的发电成本在2020年估计在0.5-1.0元/(kWh)范围, 在相当大的市场上开始具有竞争力;在2030年左右, 则在几乎整个电力市场上都具有竞争力; 联合国专家组针对世界光伏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作了更详细的分析和预测, 结果更为乐观: 2005-2015年发电成本在0.045-0.091美元/(kWh)之间, 在相当大的市场上开始具有竞争力; 2015年后,发电成本低于0.045美元/(kWh), 则在几乎整个电力市场上都具有竞争力。
5.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5.1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我国太阳能利用中应用最广泛、产业化发展最迅速的领域,1979-1998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35%。1987通过引进铜铝复合吸热板技术并与我国自选研制成功的铝阳极化选择性吸收涂层技术相结合,使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进入现代化生产阶段。8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研制成功全玻璃和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并实现了产业化。1998年全国热水器产量约400万m2,总安装量约1400万m2,占世界第1位。 我国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已处在商业化良性运作时期,绝大部份热水器企业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有上千个热水器企业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有上千个热水器生产厂家,年安装量约1400万m2,占世界第1位。但户用比例仅3%,与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到2010年,我国人口约14亿,热水器户用比例如果能达到10%,平均户用面积也将有所增加,热水器总安装量将达到1亿m2。亚太银行专家对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给出估计:10%的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m2/户),热水负荷的75%由太阳能供给,每年可节约310亿kWh电(相当于1 050万t标煤),相当于减排3850万tCO2,说明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非常好。
5.2太阳能建筑
我国70年代开始被动太阳年采暖建筑的研究开发和示范, 至今已抗议约1000万m2(建筑面积)。目前被动太阳房开始由群体建筑向住宅小区发展,如甘肃省临夏市建成占地9.8hm2、建筑面积9.2万m2的太阳能小区;兰州“阳光计划”投资4.28亿在郊区兴建73.3万m2太阳能住宅小区等。我国被动太阳房采暖节能60%-70%,平均每m2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20-40kg标准煤,发挥着良好的经济产社会效益,但在技术水平上同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1世纪,应组织建筑师和太阳能专家联合攻关,解决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的集成技术,使太阳能采暖和热水器真正纳入建筑的集成技术,使太阳能采暖和热水器真正纳入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参照以色列作法,通过强制性政策法规,逐步实现民用建筑必须有太阳能设计才可批准施工。争取在2010年和2030年分别实现民用建筑太阳房达到10%和30%,其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将十分可观。
5.3太阳能热发电
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始于70年代末,但由于工艺、材料、部件及相关技术未得到根本解决,加上经费不足,热发电项目先后停止;国家“八五计划”安排了小型部件和材料的攻关项目,带有技术储备性质,目前还没有试验机,与国外差距很大。我国热发电与国外差距很大。考虑到国内外的技术现状作粗略预测,在2000-2010期间进行MW级样机研制及示范,2010-2030期间进行10-100MW级商业性示范,2030-2050期间进行1000MW级商业化推广应用。
6.政策措施建议
(1)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法规。(2)鼓励产业发展,积极开拓市场。为使太阳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后续能源之一,必须从现在起,加大投入,通过产业化技术攻关、消化吸收等,使我国光伏制造产业在技术水平、市场规模、自动化程度、原材料国产化程度方面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大型企业参与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产业活动。通过市场激励政策促进消费,开发边远地区光伏市场。(3)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太阳能列入重点建设项目。作好西部地区全面利用太阳能的规划及实施措施,将太阳能作为这些地区的后续替代能源。(4)加大基础性应用研究投入,如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太阳能基础材料、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和它光谱反射、透过功能薄膜等,为未来大幅度降低太阳能利用能量成本奠定基础。
7.延安太阳能的应用的研究
7.1太阳能热水器在延安的发展
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非常好,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总安装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位。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还有待规范,消费群体还有待培育,技术还有尚须改进,因而对于企业来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延安日照充足,如果延安企业能抓住这个机会,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的。
7.2太阳能建筑在延安的发展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在住宅建设中越发呈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住宅建设中的一个最新亮点。延安处于陕西北部山区,占地面积小,但延安日照充足,一但太阳能与建筑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在延安地区的发展将是很空间的。
8.总结
延安太阳能的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