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它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
表2.6-1 YB200JDSB-4型电动机主要性能参数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满载
转速r/min 电流A 效率% 功率因数
YB200L-4 30 1470 56.8 92.5 0.87
起动电流/额定电流 起动转矩/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额定转矩 重量kg
7.0 1.9 2.0 320
2.6.2 减速器的选用
已知输送带宽为800,查《运输机械选用设计手册》表2-77选取传动滚筒的直径D为500,则工作转速为:
,
已知电机转速为=1470 r/min ,
则电机与滚筒之间的总传动比为:
本次设计选用 JS30型.矿用减速器,传动比为25,可传递30KW功率。第一级为螺旋齿轮,第二级、第三级为斜齿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展开简图如下:
图3.2-1 JS30型减速器展开简图
电动机和I轴之间,IV轴和传动滚筒之间用的都是联轴器,故传动比都是1。2.6.3 液力偶合器
目前,在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中,广泛使用液力偶合器,它安装在输送机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电动机带动泵轮转动,泵轮内的工作液体随之旋转,这时液体绕泵轮轴线一边作旋转运动,一边因液体受到离心力而沿径向叶片之间的通道向外流动,到外缘之后即进入涡轮中,泵轮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动能,液体进去涡轮后,推动涡轮旋转,液体被减速降压,液体的动能转换成涡轮的机械能而输出作功.
本次设计选用的YOD400,输入转速为1470r/min,效率达0.96,起动系数为1.3~1.7。
2.6.4 联轴器
本次驱动装置的设计中,较多的采用联轴器,这里对其做简单介绍:
联轴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部件。它用来把两轴联接在一起,机器运转时两轴不能分离;只有在机器停车并将联接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
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由于制造及安装误差、承载后的变形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往往不能保证严格的对中,而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对位移。这就要求设计联轴器时,要从结构上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使之具有适应一定范围的相对位移的性能。
根据对各种相对位移有无补偿能力,联轴器可分为刚性联轴器(无补偿能力)和挠性联轴器(有补偿能力)两大类。挠性联轴器又可按是否具有弹性元件分为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两个类别。
2.7 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用
2.7.1 输送带
输送带在带式输送机中既是承载构件又是牵引构件,它不仅要有承载能力,还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输送带有带芯和覆盖层组成。输送机的带芯主要是有各种织物或钢丝绳构成。按输送带带芯结构及材料不同,输送带被分成织物层芯和钢丝绳芯两大类。
钢丝绳芯输送带是有许多柔软的细钢丝绳相隔一定的间距排列,用与钢丝绳有良好粘合性的胶料粘合而成。钢丝绳芯输送带的纵向拉伸强度高,抗弯曲性能好;伸长率小,需要拉紧行程小。同其它输送带相比,钢丝绳芯输送带的厚度小。
1. 钢绳芯带与普通带相比较优点
(1)强度高。由于强度高,可使1台输送机的长度增大很多。伸长量小,钢绳芯带的伸长量约为帆布带伸长量的十分之一,因此拉紧装置纵向弹性高。这样张力传播速度快,起动和制动时不会出现浪涌现象。
(2)成槽性好。由钢绳芯是沿输送带纵向排列的,且只有一层,与托辊贴合紧密,可以形成较大的槽角。这样不仅可以增大运量,而且可以防止输送带跑偏。
(3)抗冲击性及抗弯曲疲劳性好,使用寿命长。
(4)破损后容易修补,钢绳芯输送带一旦出现破损,破伤几乎不再扩大,修补也很容易。
(5)接头寿命长。这种输送带由于采用硫化胶接,接头寿命很长。
(6)输送机的滚筒小。钢绳芯输送带由于带芯是单层细钢丝绳,弯曲疲劳轻微,允许滚筒直径比用帆布输送带的小。
2. 钢绳芯输送带的缺点
(1)制造工艺要求高,必须保证各钢绳芯的张力均匀,否则输送带运转中由于张力不均而发生跑偏现象。
(2)由于输送带内无横向钢绳芯及帆布层,抗纵向撕裂的能力弱。
(3)易断丝。当滚筒表面与输送带之间卡进物料时,容易引起输送带钢绳芯的断丝。因此,要求要有可靠的清扫装置。
本设计选用钢绳芯输送带
2.7.2 托辊的选用
1、 托辊的作用与类型
托辊是用来支承输送带和输送带上的物料,减少输送带的运行阻力,保证输送带的垂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是输送带使用寿命的最重要部件之一。
托辊可分为承载托辊、回程托辊、缓冲托辊和调心托辊等;
(1) 承载托辊安装在有载分支上,以支承输送带与物料。
(2) 回程托辊安装在空载分支上,以支承输送带。通常采用平行托辊,大型输送机有时采用V形回程托辊。
(3) 缓冲托辊大多安装在输送机的装载点上,以减轻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在运输沉重的大块物料的情况下,有时也需沿输送机全线设置缓冲托辊。通常缓冲托辊有弹簧钢板式和橡胶圈式两种。
(4) 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前倾托辊,它取代了调心托辊,靠普通槽形托辊的两侧辊向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2°~3°实现防跑偏。
2、 托辊间距
托辊间距的布置应遵循胶带在托辊间所产生的挠度尽可能小的原则。胶带在托辊间的挠度值一般不超过托辊间距的2.5%。在装载处的上托辊间距应小一些,一般的间距为300~600mm,而且必须选用缓冲托辊,下托辊间距可取2500~3000mm,或取为上托辊间距的两倍。
该设计采用槽形托辊。由原始尺寸B=800mm查《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表2-42,取托辊为DTⅡ03C0311, 托辊直径D为89mm。
在输送机的受料处,为了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减少运行阻力,拟采用
DTⅡ03C0711缓冲托辊;结构型式为橡胶圈式,托辊直径选为89mm。
下托辊采用平行型托辊DTⅡ03C2112,托辊直径为89mm
托辊的间距设计由带宽B=800mm,取上托辊间距为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8/11/11
免费资料文档--带式输送机的PLC控制(八)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