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以德治国
略论依法治国
略论法律全球化
论法的有限性
论立法的有限性
略论法的现代化
法是一种政治文明
论超前立法
论判例
略论公法与私法之划分
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性恶
法治的社会关系基础――陌生人社会
略论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
略论自然公正原则
教育公平若干问题的法学思考
民意、法意与司法(研究法官在具体案件中如何对待民间舆论和法律规定)
用和谐之法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
我国“案例”的地位和作用
公私法之“分”、“合”与法律的发展
我国法律移植的考察与评判
研究本土问题和经验是中国法学的一个进路
大学法律教育与法律人法律思维能力的养成
西方法律思想中的“法治”与“德治”
珍惜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本土资源
使法治成为一种习惯(或“法治:由理念到习惯”,研究中国法治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条件)
守法精神及其培育
应有权利·法定权利·现实权利――以《劳动合同法》为例的思考(或法律的理念、理想与现实――以《ⅩⅩ法》为例的思考)
社会自治的法律基础与保障
私车限行(或其他热点问题)中的法理学问题
法律原则的适用
认真对待法律规则
法律疏密与法治
权利的制度化
论法的继承
论法的移植
立法决策探析
浅议立法评价
立法程序探析
立法成本探析
立法收益探析
立法听证探析
立法调研探析
立法论证探析
立法质量探析
浅议法典编纂
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
建立我国立法回避制度
论法的时间效力
论法的空间效力
论法对人的效力
论法对事的效力
论立法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