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在消除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已有研究有哪些观点?
答:(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有专业人士指出,就业的性别歧视实际上反映了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矛盾,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用人单位对女性观念的更新,实行因才选人,因才用人。用人单位要认识到女大学生是一支知识密集的伟大人力资源队伍,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接收女大学生,彰显社会责任感。同时国家应建立统一的生育保障系统,逐步通过实现生育保险的全覆盖,承担女职工生产成本,哺育成本,女性休产假保险费用,或直接补助给符合条件的女性,将企业从这一成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保证用人单位在招用男女职工上的利益统一原则。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执行程序来规范用人单位用人行为,政府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相应配套措施,例如降低税收、资金倾斜,修改法律将反就业歧视纳入诉讼范围等手段鼓励雇主聘用女性,约束、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得到充分保护。政府还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性别歧视的查处力度。尤其是国有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带头遵纪守法,树立促进就业公平的大局意识。同时建立社会监督系统,通过社保体系及时帮助被歧视女性。
(二)建立指导就业体系
政府与大学就业指导机构来合作开展心理辅导与治疗,来排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以此增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支持体系。针对女大学毕业生这一弱势群体,加强对其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的培训,加强其主动就业意识和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同时,就业中心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力度,组织专为女大学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切实提高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加大社会观念文化宣传力度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首要点是消除性别歧视,改变旧的性别差异观念,女性的弱不禁风男性的高大威猛都是人们自己构建起来的,并没有所谓的“性本质论”,全社会都应该消除这种思想,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公平的竞争意识,做好舆论宣传,要求媒体公正评价女大学生工作能力,改变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表明女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改变用人单位的偏见心理,来实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
(四)加快经济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如今社会上大学生就业量与岗位需要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对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生理条件来看更多的是偏向于第三产业,但是我国三大产业比例严重不平衡,就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调节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包括商业、旅游业、金融等在内的第三产业,拓宽女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降低失业率,提高就业率。
高校教育改革
由于一些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在各个学校大受欢迎,所以这些专业的毕业人数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针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式,高校应进行有目的的改革,开设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科目和专业,发挥女性独有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的观念,求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
女学生自我意识提高
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面对目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不要逆来顺受,甘愿自我放弃,应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个人思想素质与个人修养,做到自尊,自立,自强。正确理清家庭与工作之间的问题,在工作中就该投入,在家庭中就该付出。正视男女生理差别,不可否认性别差异的存在,不断提高自我市场竞争率,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性、灵活性、随机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就可让自己在劳动市场中不处于劣势。找准就业方向,敢于表现自己,从基础岗位做起,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优秀理念。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提高个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竞争中坚定信心,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优势。
(七)进行女性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以增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水平。我国女性大多只受过小学或初中的教育,总入学率女性为61.5%,男性为64.1%,成人女性文盲率为27%。而男性只不过10%(据《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这使大量的女性只能选择低人力资本要求、低收入的职业。只有加大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积累,才能使更多的女性整合到高层次的“男性”职业中,缩小职业性别隔离程度。
(八)国家政策改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注重社会公平,保障女性合法权益,优化女性发展环境,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从女性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出发,着力解决关系女性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便的全面发展。
总之,消除性别歧视,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工程,几千年来的顽固思想不可能说改变就改变,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在解决女大学生企业歧视问题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制约,其次监督,完善立法禁止歧视,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免某些税收,加强教育,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希望所有人都一直关注我国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就业歧视问题,关注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本身也是雇主的话也请多考虑女大学生未来发展问题及就业性别歧视为其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女大学生自己也要有志于改变目前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环境和最后希望每个求职者都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中意的工作,定位自己的人生,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来为我们这个社会创造财富。
问题2、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却一直存在,我国女性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的歧视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人力资源得不到良好的利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解析为何女大学生求职屡屡遭拒。根据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等信息来帮助女大学生在遇到此等问题的情况下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发现问题弊端寻求解决方法并最终走上就业平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