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71700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生态 前言 我国的自然资源含有量丰富,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全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不含台湾省)4666.7万公顷,蓄积量10.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但是总体上来说人均占有量由较少,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近1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而国内石油供应年增长率仅为1.7%。这种供求矛盾使中国2005年对外石油依存度达到42.9%。2006—2020年期间,国内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2.4亿吨,2020年将增加到3.2—3.6亿吨。2010年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成为了这个社会大家都关注的主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生态文明要求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三,写作的基本思路:本文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做简要的介绍,说明我国的发展应该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而生态文明正是一种科学发展观的表现。从理论上解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通过介绍生态文明中人和自然的基本关系,以及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来阐述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然后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后要全员都有生态文明意识。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我们过分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分开采,致使我们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结果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就因为人的认识有限性所以导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崇拜。也是因为此,世界环境才日益恶劣。导致了人的原有自然权利如生存权,健康权等受到自然的威胁。因而人必须认识和正确的运用自然规律,学会认识人的干涉后果。人类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没有足够的去认识和重视。这是人性的癖好:趋利避害。因而人有的时候只会看见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利益背后潜在的“害”。 目 录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2 1生态文明的含义2 二、为什么有生态文明以及它的现实意义2 (一)、生态文明符合我国的发展需要2 (二)、生态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相辅相成的2 1、人与自然的发展内涵2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3 (1)尊重自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存量保护3 (2)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形成科学的开发观3 (3)加强对自然资源的补偿力度4 (4)通过合理的措施开发新型资源,可再生资源4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5 (一)、建立生态文明必须要按自然规律发展5 (二)、在经济发展活动中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6 (三)、通过各种方式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6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生态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江苏省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 | 下一篇:李宁品牌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构建 人与自然 和谐 发展 生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