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外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围绕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问题展开讨论,并最后做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 利弊影响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 2.1 对外开放的定义 2.2 对外开放的表现 第3章 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分析 3.1 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利 3.2 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弊 第4章 结论 致谢 第1章 引言 现阶段,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总之,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论文主要以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和弊进行分析。 第2章 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 2.1 对外开放的定义 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3)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 下一篇:弱势群体的问题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对外开放 我国 经济发展 利弊 分析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