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厂网分开后,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给企业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企业内外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提高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基层部门应深刻认识到政工人员和行政人员思想建设、工作协调等在电力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基层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本文试从电力企业基层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二种关系、三大难点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谈五点对策。
一、基层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种关系”
1、政治思想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关系。在基层部门,日常工作中会碰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党支部决定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偶尔碰到生产经营工作也要急着开会布置,结果通常是前者让给后者,有时一拖五六天,有时就把思想政治工作会挤掉了。即使硬要二会合一,也是思想工作“了了草草”,生产经营“没完没了”,后者冲淡了前者,久而久之,基层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淡化,甚至连少数干部也把这项工作看成可有可无,可抓可放。
2、政工人员与行政人员的关系。在基层部门,行政领导叫政工人员干某项行政方面的工作,政工人员一般会放下手头的工作,义无反顾迅速去完成。有时政工领导要安排行政人员做某项政工方面的任务,有的行政人员就可能会借手头工作忙而推辞。据了解,在政工人员中往往有三种心态:一是羡慕行政人员有实权有实惠的同时,思想深处潜伏着自视清高不屑配合的暗流;二是觉得干政工工作虚多实少,内心有委屈感、自卑感;三是个别政工人员认为干这一行,不管钱、不管物,办事不自然。致使部分政工人员工作消极,人心思动。在行政人员中则大都存有重生产经营,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他们认为抓生产经营是真功夫,硬本领,只要生产经营搞好了,员工思想有点毛病也无妨。
上述两种关系的不协调、不融洽,直接影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导致员工队伍思想散漫,阻碍企业经济效益和优质服务的进一步提升。
二、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难点”
目前在电力企业基层部门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三难”。
一是制度难落实。在基层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月度政治学习、季度民主生活会、思想分析会、五必访、党员联系等各项规章制度,再加上工会、共青团的制度总计不下10余种,如能善始善终落到实处,就能较好地保证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在基层部门,上述规章制度几乎没有几项能真正落到实处。政治学习每月一次,次数是落实了,但大都仍停留在读报纸、听材料上,往往是读的漫不经心,听的心不在焉,没有具体措施和要求,往往是“草草了事”。而民主生活会也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争当“好好先生”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次半天更多谈得仍是生产经营工作。至于其他制度也只是在写年终总结时找出来看看,平时无人问津,别说是普通员工,甚至个别干部也搞不清部门到底有几项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二是渠道难疏通。在基层部门,尤其是一线班组,只要一说起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认为是领导和政工人员的事,其他人无关紧要。令人不解的是在一些部、室、及班组长职责上都缺少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条,思想政治工作仅局限在少数人身上,造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堵塞,仅凭政工人员的力量,无论怎样高明也难将整个渠道疏通。
三是方法难寻找。电力改革不断发展,给基层电力员工的思想观念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新形势下,倘若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仍是老一套,上课我讲你听,谈心我谈你通,员工就会感到人格不平等,心理不平衡,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工作就不好做。难怪许多企业领导人都感叹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是“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软了不吃,硬了不行”。
浅谈电力企业基层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