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目前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他们在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的时候,都是将“企业带头人文化”发扬、传承的特别好的。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化体系前,都没有跳出“企业带头人文化”这个圈子。如海尔、联想、万科、华为等企业,他们的公司文化与企业创始人是相一致的。在“华为”,从1988年的创业初期到现在,留下了一个传统,叫做“床垫文化”。几乎每个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卷放在铁柜的底层,办公桌的下面。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半个家,华为人携着这张床垫走过了创业的艰辛。“床垫文化”意味着华为人努力把智力发挥到最大值,它是华为精神的一个象征。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已经宏观环境的变化,华为的领头人任正非将企业文化继续提炼成新的文化——狼文化,一是狼嗜血,代表“华为”善于捕捉商机(血);二是狼寒天出动,证明市场越是不景气,越是要争取主动;三是狼成群结队,说明华为的团队协作精神。一个简单的“狼”字把一个大集团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诠释地十分完整,而且在企业发展的新阶段,这样的企业文化对“华为”的继续发展壮大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
二、企业文化是共有的价值观,要融入思想和行为。
很多企业将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口号”阶段,这是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经常做的表面文章。其实衡量公司所提出的与文化相关的口号有三个很简单的标准,只要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便能知道公司员工是否认同企业的文化:一,所有员工是不是认为这个文化理念很重要;二,所有员工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每天想到这个理念(是否融入思想);三,所有员工是不是以此“口号”来作为做事的标准或要求。如果这些问题回答都是“是”,那么,好!我们的文化建设相当成功!如果有一个问题回答的是“否”,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1.共有的价值观要与企业员工的个性化需求相统一
前面已经提到,尽管企业中不同的员工有着各自的求职目的,但企业的目标和愿景应该是唯一的,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应该是不变的,大家在企业中所形成的合力应该是朝着战略发展的方向迈进的。
2.领导的思想要被员工认同。
领导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领头人,甚至可以说是灵魂人物。工作中,领导的思想、决策、理念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速度;领导的为人、处事态度、工作方式影响着团队的力量。做领导的,很重要的一点工作就是要统一员工的思想。如果一个领导都不能说服、影响、改变自己的部署,那只有改变自己,就是被说服,被影响,那么就会一事无成,逐渐会沦为普通的员工。
一件商品,即使高科技含量再高,制作再精良,如果没有顾客的认可,没有市场的需求,就不能体现这件商品的价值;一个饭店档次再高,菜肴再精美,即使客人口袋里钱再多,而往往由于饭店开错了地方,由于地域的差异导致客人对饭菜的口味很反感,这家饭店也不会顾客盈门的;一个浑身是本领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企业作为他展示才华的舞台,那么即使水平再高,离开了企业这个载体,也是无法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个领导,认可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这就好比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一样,需求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领导能否体现自身价值,与能否带领好一支尖锐部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公司原盐城高力装饰城葛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葛开东是原盐城高力装饰城的领头人,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葛老”。在他的带领下,市场不光效益年年攀升,而且,班子的团结、人员的稳定、团队的向心力、市场的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在集团名列前茅。葛老是个很严格的人,对企业忠诚,对自己苛刻,对待下属,工作上他有铁的纪律,生活上,他却无微不至。老装饰城几十名员工、干部,提到葛老,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他做到了让下属从行动上服从他,思想上接受他。他所倡导的朴实的文化,在员工中是适用的,是能够被认可的,所以,他所引领的企业文化是成功的。
3.塑造企业文化不是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
正如前面所说,我们搞企业文化,不一定把高度拔的很高,而是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让员工认可,让员工接受,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很快地融入思想与行为当中。
认识企业文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