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企业文化
“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管理,大企业看文化”。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很多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管理学者经常将企业的“战略”理解成大企业继续做大做强的瓶颈,而往往忽视一个更加重要的内在因素,那就是“企业文化”。因为,战略和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双轮驱动”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我们先从企业文化的概念说起:
狭义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它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企业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理想目标、基本行为准则、制度管理规范、外在形式表现等的总和。它是企业意识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等文化的复合体。
企业文化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有多种特征与表现形式,如:
◇ 集权与授权的程度;
◇ 决策更强调安全稳健还是速度与效率;
◇ 倡导团队协作还是鼓励个人英雄;
◇ 是否鼓励员工畅所欲言;
◇ 有没有复杂的裙带关系;
◇ 有没有浓厚的学习、进取的气氛......
如果说企业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大树的根就是核心,是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大树中间的躯干、茎就是各种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运营的基本保障;而大树的花、果、叶就是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企业的外在形象。(如下图)
一、公司文化的核心是领导人文化。领导人重视什么,部署就会注意什么,领导人喜欢用什么样的人,企业就会有什么样的做事风格。
企业文化是把一个企业的团队聚集到一起的一股精神力量,尽管企业中各个阶层的员工的最初的求职动机各有差异,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有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的是为了挣高的薪水,有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则是为了事业,为了实现自我等等(这也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一致的),但是凡在企业能够安心工作的人、能够为企业辛勤耕耘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认同自己的上司,或者说是认同自己的领导,认同企业,认同企业的发展,认同企业的氛围。否则,一个与公司格格不入的人,在企业是待不长的。
因此看来,什么样的企业,聚集了什么样的员工;什么样的领导带领着什么样的团队。公司文化有“主文化”与“次文化”之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公司的财务部的人员往往是小心谨慎、精打细算的;而销售部的人员都是大大咧咧、豪情奔放的;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呢,又是处事圆滑、思维缜密的;办公室的人员呢,都是八面玲珑的;搞督察的呢,又是严肃认真的……这些部门的文化氛围就是企业的次文化,且与公司部门领导的做事风格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部门领导的性格、处事态度影响着部门员工的做事方式。而一旦上升到全公司的角度,这样的次文化又将融合成一个主要的文化精髓,比如公司的创始人如果具备坚忍不拔、勤奋敬业、精益求精、朴素实干的精神,那么底下必然不会存在畏首畏尾、臃懒拖沓、好大喜功、吹牛拍马的人。这就是企业文化贯穿上下的精髓所在。
认识企业文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