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分析
二、员工跳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三、员工跳槽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构建科学的薪酬福利制度
(三)建立企业人才储备制度
(四)构建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五)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语
内 容 摘 要
摘要: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员工跳槽现象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一部分较为年轻的技术型员工,员工跳槽现象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怎样更好的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站在企业角度,从员工跳槽现象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员工跳槽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有效防止频繁的员工跳槽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跳槽;影响;应对策略
员工跳槽现象分析研究
跳槽也称之为人才流动,属于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我们能够将跳槽定义为部分员工在同一行业或相同专业的不同组织间的主动工作转换。员工跳槽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很多消极影响,怎样有效的吸引与留住人才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站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层面出发,对员工跳槽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是企业人才任用的关键环节,也直接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一、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分析
首先,企业本身不存在发展前景,在市场竞争中处在劣势地位。企业对员工而言是提供其生活保障的平台,若员工看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势必难以给员工带来充分的生存保障。比如说部分企业长期拖欠员工工资或者不及时发放工资,这些问题必然会造成员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跳槽现象。
其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内部环境恶劣,职工所自身岗位工作不存在认同感。优秀的企业需要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制定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员工跳槽现象的频繁产生会导致企业内部环境的恶化,不利于整个职工队伍的稳定,也不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
再次,企业人员配置不合理,造成优秀人才资源浪费。比如说部分员工由于各种原因被分配到一个不符合自身求职需求以及难以发挥出自身特长的岗位中,长期无法施展出自己的才能,或者员工自己感觉被大材小用,势必会出现跳槽的想法[1]。
最后,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员工无法感受到企业的尊重。部分企业在内部管理工作中相对混乱,制定的管理制度不是过于严苛就是过于懒散,甚至部分企业规章制度中存在明显的不尊重员工的内容,如此的内部环境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员工希望可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二、员工跳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对企业来说,员工频繁的跳槽现象会导致企业内部职工队伍不稳定,让其他员工对企业信心不足,影响内部凝聚力,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才替换和培训成本提高。第一是对企业其他员工的工作心态与整体环境氛围带来影响,员工的跳槽容易引起其他职工的心态变化,从而影响到其实际工作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有效开展,很有可能出现大量员工离职潮,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造成影响;第二是员工跳槽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和其之前任职的责任是相对的,比如说销售岗位员工的跳槽,企业内部商业机密往往会泄露,如果管理层员工跳槽,企业员工团队必然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管理瘫痪的问题,如果技术员工跳槽,所带来的影响更大,可能会导致企业核心技术的泄露,企业相关研发项目也可能终端;第三是对企业经济成本带来的损失,若老员工跳槽,企业需要尽快招聘新职工,新职工入职的培训成本、招聘成本和经验成本都是企业需要承担的。
三、员工跳槽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带头人,必须要主动更新自身思想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心理上和思想上挣脱传统管理思维的制约,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管理者要摆脱过去一直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坚持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同时在制定人才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员工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激励目标,真正为员工解决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能够看到自己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企业管理者要真正的从内心尊重员工,积极和他们进行沟通对话,充分尊重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2]。
(二)构建科学的薪酬福利制度
现代企业必须真正重视员工薪酬福利待遇的设置,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从而留住优秀人才。一般而言可选择年终评价和奖酬分配的办法来鼓励员工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企业需要结合员工在本年度的实际工作业绩情况,对其展开全面客观的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给予一定奖励。这种奖励一般在年终进行,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快构建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现状、更加公平合理的薪酬方案。应当在科学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借助于公开、透明、公正的考核,让更多的员工都能够具备更加公平的晋升机会,强调基层员工的真实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针对部分高层次人才,可继续探索股权激励、弹性工作时间等现代化的激励方式。
(三)建立企业人才储备制度
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活动的过程中,考虑到自身未来发展,一般来说都会招聘很多储备干部。进入企业的储备干部往往是从基层岗位开始做起,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流程,经过1到2年的培养和提高,逐渐提拔到企业的管理层,比如说近年来持续发展的美的集团、国美电器以及其他很多证券公司,每年都会定期在大学校园中招聘很多优秀的应届大学生当作是企业储备干部,为企业未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还有部分大型企业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储备库,在进行招聘活动时因为提供的岗位有限,一些优秀人才并未进入企业,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库的方式,能够在未来某一岗位员工跳槽后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人才。
(四)构建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企业在员工招聘和任用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做到城市信用,为有效防控人才流失风险,企业要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专门针对企业员工跳槽风险而制定的预防性措施,确保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第一,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应当和员工共同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书,清楚的规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员工离职程序与要求等;第二,针对企业内部关键性岗位人才,还需要与其签订风险责任书、保密协议书以及培训协议书,确保其能够在跳槽后严守企业内部商业机密,或者规定无特殊原因在合同期间不得离职,否则承担违约金等;第三如果出现员工非正常跳槽或离职,应当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自身权益[3]。
(五)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必须要把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到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中来,防范员工跳槽的关键在于管理好人才,培养好人才,保证企业的人才储备足够,防止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必须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内部员工的相关情况,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依旧有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对于防范员工不合理跳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应当确保内部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尽可能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性,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协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与重视,激发其内在的工作动力,促进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频繁跳槽会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企业管理者应当深入分析研究员工跳槽的原因,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采取科学的策略,有效防止员工频繁跳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1]安世民,张月萍.企业核心员工跳槽转换成本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162-165.
[2]王晓莉.“80后”员工跳槽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0(04):61-62.
[3]安世民,尚想平.员工跳槽的转换成本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