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
书目
本书介绍
作 者:(美)德鲁克 著,齐若兰 译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9-1
版 次:1页 数:314字 数
印刷时间:2009-9-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111280743包 装:平装
(二)内容摘要
《管理的实践》是彼得·德鲁克较为早期的作品,而作者是管理学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通过分析企业的管理经验与教训来作为研究内容的管理学派。德鲁克的书读起来是生动形象的,较之其他的管理学著作而言。书中比比皆是各种公司的管理案例,虽然本书出版于1954年,但是其中的言论对于管理的通病仍旧是一言中的,发人深省。这源自于作者对于管理案例的充分收集,以及对于管理问题的系统总结。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大数据理论的应用,大量的案例之中蕴含的就是规律。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本文的逻辑尤为清晰,这也是外国作者的特点之一。全书448页,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虽然是学术著作,仍旧不觉枯燥。而且辅以大量的实际案例,尤其是有丰富经验的人能够有强烈的共鸣。时代在进步,但是管理的问题仍旧是想通的。唯一的隔膜来自于翻译,毕竟语种有别,翻译总有生硬之处,如果读读原版英文理解定能更深一步。作者擅长行文铺垫,上下文之间联系紧密,虽然书中系统的介绍了管理学种种,但是因为文章组织缜密,故而观点虽多,但是十分清楚明确。
二、全书提要
(一)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彼得·德鲁克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圪人、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他著述颇丰,平生涉略广泛,在许多领域的建树都令人叹服。到目前为止,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涵盖社会分析、政治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还有小说和自传。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章节构成
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分别是:对企业的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对工人和工作的管理。在未来产业革命自动化的背景下,管理就不被需要的了吗?假设能够靠完全的机械化作业,同样还需要操控机械的更高知识背景的人才,同样存在对这些操控机械的人进行管理的工作。所以不管社会怎样发展,都需要管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第一部分 企业的管理(1)希尔斯公司的例子(2)企业是什么?(3)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它应该是什么?(4)企业的目标(5)今日的决策,明日的结果(6)生产的原则第二部分 管理人员的管理(1)福特公司的例子(2)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3)管理人员必须管理(4)企业的精神(5)总经理和董事会(6)管理人员的培养第三部分 管理的组织结构(1)哪一种组织结构(2)组织机构的建立(3)大企业、小企业、成长中的企业第四部分 对工人和工作的管理(1)IBM公司的例子(2)雇佣完整的人(3)人事管理是否已告彻底失败(4)获取最佳绩效额度人群组织(5)激励人们获取最佳绩效(6)经济的角度(7)工长(8)专业人员第五部分 当一名经理意味着什么(1)经理及其工作(2)决策(3)明天的经理
读书心得
开始拜读《管理的实践》是源于老师的推荐和完成读书报告的目的,但读着读着,我越来越惊讶这本介绍管理学的书竟然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里面提到的好多管理的方式方法好像就在我们身边。
首先,本书是系统的介绍管理的书,不同于我们开得其他更加专攻某一项管理领域的课程,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书中的内容无所不包,同时又写得浅显易懂(翻译的也很好,不像《管理大未来》好多地方的翻译值得推敲),这也是我们读书是常常会产生思想共鸣的原因之一。正如译者在扉页上写的该书是“最棒的一本讲述’管理如何能够复制’的著作”。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管理企业,德鲁克以西尔斯企业发展为例,介绍怎样去管理发展一个企业。使我们知道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而且我们不能单单从利润的角度来定义或解释企业;管理管理者,以福特的衰败为例来说明企业缺乏管理者将是一灾难。因为管理者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源,也是企业最稀有、最昂贵、最脆弱的资源。而管理管理者的要求是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要为管理者的职务建立适当的结构;管理员工和工作,分析IBM管理员工和工作的模式,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并。人力资源是在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也是最有希望提高经济效益的资源。三个问题:一我们的事业是什么?二是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三是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而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是要从营销的角度、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最终由顾客来定义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确认顾客要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是企业高管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高管必须要尽一切努力从顾客那里获得答案,而不是试图猜测顾客的想法。管理必须同时需要考虑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果和绩效,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二是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三是外在社会,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次,如果想提高对管理的认识或提高管理水平,《管理的实践》现在仍然能很好的适用。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时间关系,本次读书没能深入研读,但深感《管理的实践》是本好书,值得再读,三遍四遍亦不为多。当今管理成功的企业中到处可以看到书中提到的管理理念的影子,而书中提到的管理中的缺陷在当今企业中也不乏存在。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绝不可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的确,管理不是数学公式、物理原理,它没有标准答案,但如何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对管理的准确拿捏的的确确是一门艺术。现在看来,《管理的实践》仍然是修炼这门艺术的最佳书籍。如果有人想快速的了解什么是企业管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建议他:读《管理的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