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内部控制是一个为了使企业正常运行各项业务活动,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纠正错误防止欺诈行为,减少财务金融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它是针对企业内部各相关要素,由管理层制定并实施的制约系统。本文主要着眼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开始,最终对如何进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往往存在诸多弊端,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非常必要,加强内控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目标提供相对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和构成、控制活动以及监督活动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满足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要求。
一、中小企业界定及其特点
(一)中小企业界定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2011年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例如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特点
相对于其他大型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权与所有权并未完全分离,生命期较为短暂以及资金相对短缺。而且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尚不成熟,同时经营品种相对专业化、集中化,缺乏多元化和灵活性。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中非常活跃的主体。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基本前提,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直接相关,通常包括治理结构,内部审计的建立及责任分派,人力资源策略等。由于内部机构或者岗位的安排不健全,经常会出现一人两岗甚至多岗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又因为规模和资金的限制,部分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健全独立的审计机构,这些与内部控制的监督要素相矛盾,致使工作效率不高。
(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因为其自身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知识结构等方面没有达到一个专业的理念水平,常常是关注生产效益而不将管理控制放在眼里,大部分管理者都认为生产才是硬道理,是最需要引起企业关注的问题,创造效益才是真正为企业作贡献。他们往往重视短期效益,而不考虑长期效益。这使得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产生偏差,在这些人眼里,内部控制仅仅提供了一堆不痛不痒的数据,这些数据的作用只是为经营方向提供了参考,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不合理,监督机制只体现在了形式没有运用到真正的业务活动中,使得监督机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任用审计人员也大多是从会计部门调用,没有专业的审计人才,不相容职位没有分离人员,为企业内部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职权进行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提供便利;还有一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又配备了专业审计人员,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的业务交易程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内部审计没有起到作用,这让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这样无效的监督机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却没有获得利益的回报。
(四)风险评估体系缺乏
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了多种风险危机。有来自内部的自身风险,例如企业不正确的行动方针导致的战略风险、不恰当的经营方案导致的经营风险、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导致的财务风险、不准确的信息报告导致的信息风险等。也有来自外部的外部风险,诸如环境变化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环境和法律风险,自然灾难等人为不可抗因素造成的灾害风险等。内部风险可以根据调节企业的经营方法和模式来规避,但是外部风险并不为企业本身所控制,企业应在风险早期阶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提升企业生存和竞争的能力非常重要。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一个企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形存实不存。所以需要大力提高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用法规来规范有提名独立董事的股东的持股比例,独立的董事和监事要进行公开选聘,不能让某些人有一手遮天的机会,并且要严格监管独立董事和监事与其控股股东的关联性,避免控股人与当选的董事和监事建立密切利益联系。监事会是不直接参与企业商业活动的,所以公司应确保监事会对企业各种制度、经营管理方针政策、财务、统计报表、重大经营活动的法律文本的知情权。公司应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向监事会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要严格考核经理层的聘用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化、动态化、长期化的鼓励和约束机制,注重激励与约束并存并且充分调动管理层和员工参加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杜绝企业受制于单独的个人或某一小批人的不合理现象。亟需解决的两点:一是对股权激励施行过程当中通过对利润操控、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等行为不正当谋求利益的个人应进行处罚,对情节严重的经营管理层人员应该予以严惩;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加快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大对激励实施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增加违法成本。
(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注重进行文化建设,改变这种文化落后的状况,真正建立起与时代脉搏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关键点,企业应特别加强对内部职员的培训,使大家都能在共同的企业的价值观下团结起来,并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各自的作用。首先,企业需根据自身的特点,经由目标导向、领导垂范、舆论灌输、典型示范、氛围熏陶、制度规范、形象化解等方法形成企业价值观。形成企业价值观之后,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也随之形成,个人对企业的责任感同时也能帮助员工积极修正个人行为、积极承担责任,促使职工更加主动地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自觉维持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小利小益,至企业整体大利大益于不顾。其次,中小企业需要引进高级专业型人才。中小企业的机制虽然很灵活,但高级专业型人才却极其缺乏。没有专业型人才,灵活的机制就会失去掌控它的阀门,整个企业的运营机制因为没有限制会变得杂乱无章。中小企业应该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为企业吸纳高级专业型人才,帮助企业不断改进创新。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具备了有创新意识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必须深刻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其发展方向是面向企业内部。应注重经济评价功能,提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合理的整改意见,将内部审计纳入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第二,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机构通常由两人领导,这种设置将大大削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由于审计是确保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降低内部审计对管理决策的依赖程度。最后,有必要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中小企业应开展事后纠正和反歧视审计,防止先发制人的计划审计,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认真评价有关预算、项目、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尽量避免人为失误。特别是在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要及时进行事前审计,及早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风险。
(四)重视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企业应重视风险防范和管理。他们必须知道如何避免财务风险、信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道德风险和责任风险。他们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风险评估技术和程序来了解企业的风险和风险。确定公司现有和未发现风险的性质和程度。风险防范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从风险源和风险易发环节入手,预防风险是预防风险最有效的方法。风险评估首先确定工作目标,然后进行风险评估,最后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方法,还需要定量分析方法。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不仅要进行风险分析,而且在通常的内部控制过程中也要注意风险控制。特别是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有可能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当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作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补充。
结语
总之,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与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挂钩。管理层提高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认识,内部控制是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内部控制融入整个企业管理模式,真正将内部控制延伸到企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有必要在根据市场需求改变经验策略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完善内部控制,适应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莱姆斯
参考文献:
1、张宜霞、舒惠好,《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
2、李三喜、徐荣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超越与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3、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4、赵岩、王利娜,《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立信出版社,2012年8月
5、张长胜、朱晓红,《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案例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6、柯媛媛等,《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经营与管理,2017年8期
7、田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理论研究,2017年8期
8、徐晓雯,《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