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珠海新星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二)
管理复杂,使得企业的产品管理与业务流程更加呈现出复杂、繁琐的特点。
2.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是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和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可能也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公司管理者长期以来不太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从2008年开始在信息化上投入,目前集中在财务系统、、工资核算、进销存、副料采购系统,很难对各个客户制订准确的交货计划,也很难对各个客户的售后服务进行快速、准确地汇总、预测和分析,从而延误了商机。新星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占比来看低于1%(中国目前5%的企业低于1%,10%的企业达到了1%-2%,仅有5%的企业达到2%以上)。而国外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一般均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因此国外服装企业能够有效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和企业快速膨胀的同时,企业的管理基础相对薄弱。新星服装企业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企业通过人工单据流转程序来实现信息流对商品流的跟踪;通过财务库存资金账来控制进销过程;通过仓库账目来核查物流过程;通过定期盘点、对账来调整账目和商品的损益。由此造成物流、资金流和票据流的分离,财务信息滞后实际业务,只有通过盘点才能较准确地了解经营情况。商品进、销、存数量及金额记录统计准确性、时效性差。生产流程也不理想
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服装企业属于传统行业企业范畴,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如果想一步跨入理想的管理信息化模式尚有很大困难。但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通常会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各部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及协调,这一工作几乎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数据采集工作更是涉及每一个人。
三、珠海某某服装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分析
1、数据规范化,为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虽然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大量的款式、颜色、尺码、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但是所有这些信息,如果把这些数据都要有统一的名称、有明确的定义和编码、标准的格式和明确的含义来夯实支撑,这将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服装企业内部管理的统一、供应链统一,从而为信息化的发展打下奠定的基础。
2、分步投资,逐步提高
新星服装企业是代工企业,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交货要求,普遍交期很短,增加企管难度;同时,企业在投资上也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建议增加投资。因此建议从企业当前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不贪大求全,分阶段逐步推行,选择最需要的信息化项目先行先试,不搞花架子。可先把优化生产流程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一环作为突破口。
打样板的版型可使用CAD软件(专门为服装打版、排版用的电脑软件),它比人手出样快4倍,具有数据准确的优点,当客户需要版型的时候只要用电脑发送就可以了,并且不用纸板和可长期储存。使用CAD软件进行排版,更省时和省材料。也有助于更快速进行采购布料。
购买GST车缝数据软件(专门为服装的车缝工艺作时间分析的软件)。通过科学的动作分析,快速评估裁剪、缝制、熨烫、检验以及包装等一切操作的工作时间。可解决目前交货不准时的问题,同时更合理安排生产。使用GST软件,产量增加、工价合理、工人工资提高。它优化生产上的问题可以缩短生产期必然产出增加,企业赢利才能持续发展。优化生产流程的建设成功以后再投入其它系统建设。我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成功率,使企业尝到甜头,老板进而有信心且有能力继续投资管理信息化工作。
3、加强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
(1)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和销售、生产、财务活动一样,各个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系统维护,有购进就有使用单位,用完即变成产品转到下一部门或作库存入库。每一样物品只要查询都能在系统里查到,做到无浪费。在现有都讲求成本效益的对比,加强信息化管理肯定能给企业节省了成本,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高层管理者更有决心加大对其它项目的投入。
2)总体规划、逐步提高。一个服装企业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如果不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进行总体规划,必然导致一个个子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使得信息不能整体应用,而且造成孤岛之间重复输入数据,加大了工作量,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实时化。所以,在管理信息化建没中,要从集成管理的角
试论珠海新星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