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例子可知,无论传统商务模式还是电子商务模式都是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 企业应把握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商务模式的真正内涵,构建商务模式框架,界定出模式的关键组成要素,在电
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的思想,价值链是一种按承担战略业务单位所售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采购、技术开发、生产、促销、销售、运输、售后服务及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任务而对企业业务活动进行划分的方法。波特之后的一些研究者扩展了价值链的概念,提出行业价值链的概念,通过了解行业价值链中其他业务单位开展业务的方式,分析单个业务单位之外的价值链,管理者可以找到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和重组渠道的新机会,包括应用电子商务的机会。
如果企业要实施电子商务,价值链是从总体上分析企业战略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企业深入分析业务单位内部流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各部分的业务流程。使用价值链会让企业意识到,电子商务是一种业务解决方案,而不是一种为实施而实施的技术。
如今对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多少都和价值链理论相关,即揭示企业如何在网络环境条件下获取利润的本质。
三、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
下面对目前各个专家及研究团体提出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体系作一个总结。
1、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分类体系
欧洲学者Paul Timmers于1998年在基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价值链的分解和重组,并按照创新程度的高低和功能整合能力的水平,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电子商店、电子采购、电子商城、电子拍卖、信息中介、信用服务、价值链服务供应商、虚拟社区、协作平台、第三方市场、价值链整合商等11 类。见图1所示。(注2)
低 高
创 新 程 度
图1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分类体系
2、 基于交易主体的分类体系
现在获得多数人认同的分类方法是把企业和消费者作为交易主体来划分,分别划分出B2B(企业->企业),B2C(企业->消费者),C2C(消费者->消费者),C2B(消费者对企业)等几种电子商务模式。
也有将政府作为交易主体,提出B2G(企业->政府部门),C2G(消费者->政府部门)等电子商务模式。B2G、C2G是政府的电子商务行为,主要是一个服务的模式,而不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会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产生太大的影响。见图2。
纽约大学Laudon教授等人根据交易主体将电子商务分为B2B和B2C两大类,并分别对两大类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类,从B2B中提炼出门户网站、电子商人、中介市场商、内容供应商、交易经纪商、服务供应商、社区服务供应商等七大类,B2C电子商务模式则被概括为市场、电子分销商、B2B服务提供商、匹配商、信息中介商五大类,并对其中一些模式进行了细分。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也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对基于B2B 和B2C 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B2C:按照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分为电子经纪、电子直销、电子零售、远程教育、网上预定、网上发行、网上金融等7 类。
B2B:分为名录模式、B2B 和B2C 兼营模式、政府采购和公司采购、供应链模式、中介服务模式、拍卖模式、交换模式等7 类。其中中介服务模式又细分为信息中介模式、CA 中介服务、网络服务模式、银行中介服务4 种。
图2 按交易主体分类电子商务模式 (注3)
3、 基于盈利模式的分类
美国圣迭戈大学加里P.施奈德(Gary P.Schneider)副教授根据收入来源将电子商务模式划分为:网上目录盈利模式,数字内容盈利模式,广告支持的盈利模式,广告—收费混合模式,交易费用模式,服务费用模式。
4、 基于控制方的分类
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基于控制方划分存在三种电子商务模式:销售方控制的商务模式,购买方控制的商务模式和中立的第三方控制的商务模式。销售方控制的商务模式是只提供信息的卖主网站,可通过网络订货的卖主网站;购买方控制的商务模式是通过网络发布采购信息,是采购代理人和采购信息收集者的偏好的模式;中立的第三方控制的商务模式提供特定产业或产品的搜索工具,包括众多卖主的店面在内的企业广场和拍卖场。
这种分类反映了卖方、买方以及第三方中介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相对主导地位, 体现了各方对交易的控制程度。
5、 混合分类
美国北卡罗纳州州立大学Michael Rappa教授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经纪商、广告商、信息中介商、销售商、制造商、会员模式、社区服务提供商、内容订阅服务提供商、效用服务提供商等9大类,并细分为28类。其中经纪商又可以分为买/ 卖配送、市场交易、商业贸易社区、购买者集合、经销商、虚拟商城、后中介商、拍卖经纪人、反向拍卖经纪商、分类广告、搜索代理等11 种; 广告商又可以分为个性化门户网站、专门化门户网站、注意力/刺激性营销、免费模式、廉价商店等5 种。
6、 基于新旧模式差异的分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