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并购可以有效规避行业壁垒,降低企业发展风险。
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壁垒,包括:资金、技术、渠道、顾客、经验等,这些壁垒不但增加了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进入的成本和风险。如果企业采用并购方式,先控制该行业原有的一个企业,则可以绕开这一系列的壁垒,以此作为进入该行业的桥头堡,继续扩张,实现企业在这个行业中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企业以低成本、低风险迅速进入这一行业。
尤其是有的行业受到规模的限制,而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必将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引起其他企业的剧烈反抗,产品价格很可能迅速降低,如果需求不能相应得到提高,该企业的进入将会破坏这一行业的盈利能力。而通过并购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不会导致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扩张,从而保护这一行业,使企业进入后有利可图。
3、并购可以促进企业跨国发展。
目前,竞争全球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跨国发展已成为经营的一个新趋势,企业进入国外的新市场,面临着比进入国内新市场更多的困难。其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环境的差别、政府法规的限制等。采用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不但可以加快进入的速度,而且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运作系统、经营条件、管理资源等,使企业在今后阶段顺利发展。另外,由于被并购的企业与所在国经济紧密融为一体,不会对该国经济产生太大的冲击,因此,政府的限制相对较少。这些都有助于企业跨国发展的成功。
4、并购可以发挥企业协同效应。
第一,并购后,企业可以对原企业之间的资源进行调整,使其实现最佳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原有企业间相同的产品可以由专门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企业专业化生产程度和设备利用效率。原有企业间相互衔接的生产过程或工序,并购后可以加强生产的协作,使生产得以流畅进行,还可以降低中间环节的运输、储存成本。通过企业并购后的生产协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二,并购后,管理机构和人员可以进行精简,使管理费用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节省管理费用。原有企业的营销网络、营销活动可进行合并,节约营销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用也可以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可以迅速采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并购后,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并购后企业可以对资金实行统一调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并购后,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的扩大,筹资能力得到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并购后的企业由于在会计上实行统一处理,可以在企业中互相弥补产生的亏损,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
第四,并购后,原有企业的人才、技术可以共享,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一些专有技术,企业通过其他方法很难获得,通过并购,获取对该企业的控制,从而可以获得该项技术或专利,促进企业的发展。
5、并购可以加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在横向并购中,通过并购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外,由于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市场上竞争者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增强企业的垄断能力,增强对供应商和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取原材料,以更高的价格向市场出售产品,从而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
6、并购可以起到合理避税,减轻企业税负作用。
税收政策一般都规定,一个企业的亏损可以用以后一定年度内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抵补后再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如果一个企业以前年度存在着未抵补完的亏损额,而收购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则收购企业可以低价获取这一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其亏损进行避税。
三、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鉴于并购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可以说并购对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并购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美国完成的收购案中,有30%至50%是失败的,在欧洲发生的收购案中也有近一半是败笔。在我国也有不少企业盲目并购,贪大求全,一些在媒体上渲染得轰轰烈烈的并购案最后并未产生并购后的战略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效应,被并购企业往往成为包袱,将并购方原优良的经营业绩拖垮。例如齐鲁石化公司兼并淄博化纤总厂与淄博石化后,其自身经营业绩反而受到兼并活动严重影响。从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府和企业两方面。
(一)政府行为导致企业并购失败
目前,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边界模糊,政策法规不健全,是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 企业并购问题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