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点击下载
一、引言
银行的不良贷款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大障碍。这些年来政府一直在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实现不良贷款清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最近几年来都实现双降 ,但双降可能仅仅是国家对不良贷款集中处置剥离造成的表象。( 胡剑平, 2006)然而随着经济发展,银行的放贷量爆炸性增长,不良贷款很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及恶化。当前仍然面临后次贷危机,宏观经济下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日益增大,是我国银行业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研究商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我国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对实现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
尽管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和不良率依然呈现环比双降,拨备覆盖率继续大幅提高,但一些银行的不良贷款额有所上升。根据已公布的上市银行2012年半年报显示,5家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全部出现上升,最多的增加了80%。国泰君安发布的银行研报显示,预计2012年银行业净利润1.2万亿元,可承受不良损失2.6万亿元,假设不良损失率为50%,则可承受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2万亿元;预计今年银行贷款余额将达51万亿元。由于现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不利的经济周期,借款人偿付能力下降的环境中,往往会呈爆炸式增长。[1]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不良贷款的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