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点击下载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但与日俱增的毕业生给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60万人, 2012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今年仅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就有680万,加之数以百万计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中的就业者,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此估计今年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
高等教育高增长率反映的只是毕业生数量的高增长,适度的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超速只会得不偿失。有时一个工作岗位会吸引数以百计的求职者,令许多毕业生望洋兴叹。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回暖,中国经济形势较快转好,但工作岗位却不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就业需求。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的存量资源正在不断的扩大,其稀缺性在下降;另一方面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增量也在不断创出新高,同时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使得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逐渐由“买方市场”过渡到“卖方市场”。
一般说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近年来随着学生就读高校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就业率不能单纯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难、易”的唯一指标,因为大多数人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是一份好的工作,因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也不容忽视。就算高就业率下也可能存在着较低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薪酬、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工作发展预期空间等方面满意度较低。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