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树立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首先,中小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转变长期以来社会对其缺乏信用、欠债不还的不良印象,谨慎经营,建立可信的良好市场信誉,加强对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资信管理,在讲信用的同时全面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避免造成自身损失。其次,中小企业还应从自身出发,改变银行对其提出的融资申请因资信缺乏而“望而却步”的现象。中小企业应定期向银行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确保每一笔单笔贸易的背景真实性,保证回笼资金和货物均能按照银行的要求流动,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过程中注重信用,培养“注重银行融资信用即注重经营生存信用”的观念,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切实提高自身在债权银行的信用等级,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尊重银行债权,杜绝逃废银行债务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虽然我国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资金需求亦非常之迫切,但目前其在我国的融资现状却不容乐观。总体来看,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难题并不是短期的,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外源性和内源性双方作用,经过长期累积才形成的,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面原因。无论是宏观政策层面、金融政策层面抑或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层面,均有导致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题的因素出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和问题成因,提出了想要改善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寻找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法和措施:首先,政府应重视并积极解决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加快相关立法的完善,着力打造能够保障中小企业获得贸易融资的金融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注重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支持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其次,金融机构应针对国际贸易的业务特点和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行系统化管理,创建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体系,积极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开发创新,进一步提高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努力拓宽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且建立完善多层级、全方位的直接贸易融资体系。
再次,外向型中小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管理,规范财务报表,培养专业人才,注重诚信建设,树立诚信观念,提高信用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国贸易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