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85
浅析郁达夫的自卑情结
[摘 要] 郁达夫性格里有一种根深蒂固而又无法排除的自卑情结,这无论从他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是他的生活经历中都可看出。本文从郁达夫的早年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入手,较详细地诠释了郁达夫这种独特心理情愫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关键词] 郁达夫 自卑情结 生活经历
郭沫若曾说:“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以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日本学者富长觉梦在谈到郁达夫时说:“郁达夫性格怯儒,在什么事上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就连郁达夫本人也常称自己是“自卑狂”。这些确实是概括了郁达夫性格的主要特征、,对于郁达夫来说,自卑已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表现,而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它甚至影响了郁达夫的一生。在郁达夫的心灵深处,这种自卑意识是根深蒂固而难以排解的。无论是从他的作品或是个人家庭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窥见这一情结。
一、郁达夫的自卑情结起源及他的社会经历
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具体体现,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种种印迹,主张文学作品是作家自叙传的郁达夫的创作,主观色彩尤为强烈。作者浓厚的自卑特质影响着他对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洋溢着快乐、体现着青春的主人公在小说中几乎是空白,小说中的主人公,不管叫“他”、“于质夫”、“我”、“伊人”,还是文朴、陈逸群,这一系列的零余者多是些悲剧性人物,其性格都有一贯性与连续性,无论是第一人称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表现,无一不是他自己的影子和自我形象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