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526
论巴金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
[摘 要] 《家》和《寒夜》是巴金的两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这两篇小说分别是巴金前后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从《家》到《寒夜》是巴金对人生、社会深入认识的过程,也是巴金伟大文学成就的顶峰。本文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分析对巴金前后期创作风格的演变做探讨。
[关键词] 人物性格 艺术风格 创作风格 发展演变
巴金原名李尧棠,1940年出生于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受“五四”运动及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于1923年离家到上海。1927年去巴黎并写了处女作《灭亡》,从此开始写作生涯。1928年底回上海后从事翻译、创作和深灰活动。巴金主要作品有《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等。在这众多作品中,主题和题材比较集中,主要是通过对腐朽的封建家庭的深刻描绘,通过对五四运动以后青年们开始觉醒的生动表现,展示出现代中国社会封建势力必然崩溃,民主革命必然兴起的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巴金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初期的《灭亡》(处女作)、《新生》、(《灭亡》的续篇)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巴金小说创作的初步尝试,显示了巴金创作的基本风格,主要以家庭为题材背景,以年轻一代的命运抉择为主要内容,作品充满了热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