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编号:HY3155 文档字数:8930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摘 要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开启了白话文小说的时代,带领着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他尖锐的笔锋、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将本人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凸显了其探索国民性的核心思想。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涉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它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百病缠身”的旧中国面貌。本文档主要通过对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阐述中国国民性在小说中的体现,揭示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再现这位文学巨人“民族魂”的刚毅性格和不朽功绩。 关键词:现代文学 鲁迅 国民性 思想 目 录 引 言 2 一、“国民性”探源 2 (一)什么是“国民性” 2 (二)“国民性”的表现特征 3 (三)“国民性”批判价值 4 1. 改变国民精神 4 2.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面貌 4 二、“国民性”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以《呐喊》、《彷徨》为例 4 (一)“吃人” 5 (二)麻木 6 (三)奴性 7 (四)看 7 (五)精神胜利法 8 三、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影响 9 (一)“国民性”批判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9 1.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 9 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打下思想和群众基础 10 (二)“国民性”批判在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0 结 论 11 主要参考文献 1
|
| |
上一篇: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 下一篇:汉字和汉文化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鲁迅 小说 国民性 批判 研究 | 2015-12-16 20:16: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