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2077 伤痕文学之我见 第1级1 第2级2 第3级3 第1级4 第2级5 第3级6 伤痕文学之我见 摘要:“伤痕文学”一说距今已二十六年。它的历史意义早已确立,没有人会再怀疑。然而,这个概念本身仍有讨论的空间。例如,它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它在当时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重新评价其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等等。 “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 我只是想说,在90年代文学中,为什么“伤痕文学”作家几乎全部“缺席”,究竟 是社会变化太大,还是他们本身的创作出了问题?问题显然是在后者。我们知道,90年代后的中国文学,无论是文坛格局、写作策略、作家姿态还是对作家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文学意识多元、读者的趣味日趋多样而多变的时代里,一个作家要想凭借一点对问题意识的敏感和善于抓题材,是难以立足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远去,但却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和矛盾,它们变得更加模糊也更加难以把握,这对于一个“想法”简单、人物类型化且已形成固定创作惯性的作家来说,确实已经无法适应。80年代,的确是一个浪漫而简单的文学时代。简单的问题,简单的文学创作,简单、相同而不幸的文坛结局——几乎没有一个作家能够真正逃脱!而“伤痕文学”,不过是我们对文学史做抽样调查的一个事例而已。 关键词 : 历史 遮蔽 主体性 题材大于艺术 文学性
伤痕文学之我见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 | 下一篇:伤害——浅析何世华的《木头手枪》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伤痕 文学 | 2023-05-21 19:30:0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