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6644 浅论高岑边塞诗的异同 浅论高 岑边塞诗的异同1 [1]陈铁民,侯忠义. 岑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5 [2]陈铁民.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兼与戴伟华同志商榷[J].文学遗产,2002,(3);23-385 [3]王伟康.高适岑参边塞诗创作风格差异及其成因探赜[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9.5 [4]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4135 [5]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M].张国光等点校,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2565 [6]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3:611.5 [7]胡应麟. 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內编卷二;36.6 [8] 翁方纲.石州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6 [9] 殷璠.河岳英灵集[G]//唐人选唐诗(十种):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6 [10]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五[M].上海:山海古籍出版社,1984:48.6 [11]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4:26.6 [12]陶文鹏,陆平.论岑参诗歌创造奇象奇境的艺术[J].齐鲁学刊.2009.(2):109.6 [13]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学宝典.唐诗品汇总序.V7.0光盘版[CD].北京: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2.6 [14]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卷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50.6 [15]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1.6 [16] 方东树. 昭昧詹言.卷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48.6 浅论高 岑边塞诗的异同 【摘要】 边塞诗是指唐代诗人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包括边塞战争、边塞风情民俗、征人思乡以及从军出征之类的诗。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和岑参,文学史上称为“高岑”。“高岑”共同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他们虽然都以边塞诗著称,但二人诗风同中有异、异中趋同,各有特色。本文用比较方法,通过具体分析、发掘他们各自特点及异同。 【关键词】 高适 岑参 边塞诗 异同 盛唐边塞诗流派的两朵奇葩高适和岑参,诗史上以“高岑”并称。他们的优秀边塞诗篇不但丰富了盛唐诗坛,开拓了广阔的题材领域和崭新的思想意境,更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历史诗坛做出了独特贡献,也奠定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高、岑俩人的边塞诗无疑都是优秀的,但其创作无论是思想情调、写作手法、还是风格特色都是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
浅论高岑边塞诗的异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论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人物形象 | 下一篇:浅论阿Q精神胜利法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高岑 边塞 异同 | 2023-05-21 20:23:3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