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HY2381 “文学民间源头论”的形成及其失误 “文学民间源头论”的形成及其失误 [摘要]“文学民间源头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理论,它的一条直接的路径来自于京剧的雅化及新文化人士对京剧雅化的批判。瞿秋白将阶级剥削理论运用到中国戏曲史的分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史观;鲁迅对雅俗关系的阐述则深刻和全面,他反对的是文艺的士大夫化。然而在阶级日益膨胀的时代,简单的占有论被当成了文艺雅俗关系的全面理解,最终在文艺大众伦,民族化思潮的推动下,形成了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正统和主流的文学史观。“民间文学源头论”不仅将文学形式的产生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还对雅俗两类文学的关系作了线性,狭隘的理解。 [关键词]文学史观、“民间文学源头论”、京剧、雅化、大众化 前言:“文学民间源头论”及其所派生的“文学民间正统论”、“文学民间主流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理论。对民间文学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力肯定,被看成是“人民性”概念在文学史编写中的重要体现。而“人民性”则是当年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
“文学民间源头论”的形成及其失误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三国演义》个别人物评析 | 下一篇:风露青愁潇湘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文学 民间 源头 形成 及其 失误 | 2023-05-22 10:56:4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