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HY2699 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的明君形象 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的明君形象 [摘 要]:对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分析刘备的形象应从作者对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初衷和肯定出发,分析其艺术化的形象,而不是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对刘备原人进行分析综述。遵从正统的观念,肯定其作为民众心目中 “明君”的形象。《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可以说是中国小说史上所有“明君”形象的典型,弘毅宽厚、尊贤礼士这两个作为“明君”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在刘备身上有很多具体体现,书中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典故都表现了刘备的这两大品格特点。 [关键词] 明君 弘毅宽厚 尊贤礼士 《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备受广大读者喜爱。讲述了上起东汉灵帝建宁二年下至晋武帝太康元年,所涉及的百年左右发生的事件。中间着重叙述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写了一两千个人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其中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有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周瑜等一大批人物。其中刘备作为一位开国君主,更是倍为推崇。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三国时蜀国的建立者。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投靠公孙瓒、陶廉、吕布、曹操、袁绍,后依附荆州牧刘表。公元206年,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采纳其联孙拒曹之策,力量逐渐壮大。汉建安十三年与孙权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乘机取荆州的长江以南四郡,建立根据地。继而夺取益州、汉中,领益州牧,称汉中王。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七月,刘备率军征讨东吴为其弟关羽报仇。章武二年六月猇亭之战失败,刘备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重病不起。章武三年四月,病逝于白帝城。下面结合原著,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这个重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
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的明君形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 下一篇:巧辟蹊径 开辟课堂提问新天地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试论 《三国志通俗演义》 刘备 明君 形象 | 2023-05-22 11:16:2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