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情景创设中太极精髓的运用(二)
【问题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下面几个小问题:
(1)在饱和的蔗糖溶液中,继续加入蔗糖会溶解吗?
(2)我们后来加入的蔗糖它只存在于下面的“沉淀”之中吗?
(3)溶解是不是停止了?
(4)“没有溶解”的蔗糖和我们后来加入的蔗糖在量上存在什么关系?
(5)由此你得出溶解平衡是如何建立的?
(6)当蔗糖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改变外界条件(如加水或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7)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来说情况会如何呢?
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顺着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拾阶而上”,从而逐步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这样难点就很容易被突破,从而达到“借力发力”的作用。
新课程下化学课时的缩减,是对我们教师能力的挑战。我们要走进学生心里,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精心设计,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太极”之“看似无招胜有招,能以不变应万变”,迁移至化学教学情景创设当中可以理解为:不局限于统一的教学程序,留有灵活机动的余地;不局限于固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关注的越多,那他离好教师的要求就越远。高层次的备课应着重于备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学理念,备高超的教艺、新颖的教法、学法,以厚积薄发。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备课当中,会考虑到对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情景。 “唇枪舌剑不合我姿态,天空海阔自有我风采,双手一推,非黑也非白,不好也不坏;没有动又有哪有静,没有败又何来胜,没有去又哪有来;手中无剑心中无尘才是我胸怀,随缘而去乘风而来才是我本来。”[2]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当然,积土成山,聚水成洋。要掌握“太极克敌制胜的关键”,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就要学会“避实就虚击其弱点”,需要我们不断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一生都用心去备课;需要我们不断体验具体的教学实践,灵活地调整情景创设。也许曾经失败,但不要气馁,相信成功已不在遥远。
“You hear, you forgot, you see, 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rn。”
参考文献:
[1]裘建浩,创设教学情境 改善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6)16-18
[2]太极的精髓,网络作品
[3]杨明生,化学学习要学会举一反三.网络作品
[4]冯新平,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化学教学,2009(1)38-40
[5] 衢州一中毛杨林,高中新课程化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网络作品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中太极精髓的运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