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二)
课堂提问的语言力求简单,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深浅有度,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要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启发式提问,重在“善诱”、“引喻”,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心志,培养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一语道破天机”,学生就会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案例三: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是一个难点,在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中,本人让学生随堂制取氯气并通入水中制得氯水后,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引入的问题。
问题1:氯水呈什么颜色?它与什么物质的颜色相同(相似)?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氯水中含有什么分子?(学生通过对比氯气和氯水的颜色和状态很容易得出氯水中含有“Cl2和H2O”的结论。)
问题2:氯水由哪些元素组成?在物质的分类中应该属于哪一类物质呢?(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氯水是由氯、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问题3:大家尽可能的猜测氯水中可能存在的成分,并思考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检验这些物质?(学生参与很积极,并写出了很多的物质。我边走边观察,并及时修正了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化学式。)
…… 当学生往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发现溶液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了,觉得很困惑,于是我趁机引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4:往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何变红?为什么又褪色了?难道是试剂变质了?我在实验室中换新试剂也试过,现象也一样,大家说说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溶液变红能证明有盐酸存在,褪色说明有漂白性物质存在)
问题5:“有道理。但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是氯气、水、盐酸?还是别的物质呢?”我追问道。(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很快否定了氯气,水和盐酸。说明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 当完成这节课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后,本人感觉到很满足,学生的探究活动一直围绕着学科的主干知识在开展,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上,体现了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顺利的完成了探究活动,还从中培养了探究的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美,这些都体现了提问的有效性。
四、教师提问要富有趣味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如果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一定是一堂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这种场景也是不少老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教师设计简洁、恰当而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就能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四:我在“钠的性质”的教学中,在课前将一小块钠暗藏在酒精灯的灯芯里,导入新课时设计了几个问题。我问:“水能灭火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能”。我接着问:“水能点火吗?”学生都说不能。于是我接着拿出那只事先准备好的酒精灯说:“下面我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用水来点这只酒精灯,看能不能点燃”……对于魔术中的奇妙现象——水竟然能将酒精灯点燃,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并渴望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乘胜追击:“我想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下面就来学习钠的性质,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设计简洁、恰当而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问题,能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四中,我设计的问题虽然很平常,但放在“水点酒精灯实验”的反常实验现象中,却让学生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学生会苦苦思寻:为什么水竟然会把酒精灯点燃呢?是不是水一定就能灭火呢?这就为后面的“钠于水反应”和“钠燃烧时的事故处理”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既给教学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新课导入常常以设计问题作为主要形式之一,精心设计的导入提问,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并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该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化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