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精加工策略在《实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
英语论文资料| 日语论文| 德语论文| 西班牙语| 历史专业| 物理学论文| 免费英文论文|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语文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精加工策略在《实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微信集赞换文档
精加工策略在《实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

精加工策略在《实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实验教学是高中贯穿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验化学》是高中化学选修模块之一,而学生在实验化学学习中兴趣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试验的分析总结能力却较差,针对这一现状在《实验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精加工策略,通过类比、比较、自我提问技术、先行组织者、扩展与引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实验化学  精加工策略  策略应用
 化学实验是人们探索化学规律和验证化学规律的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除了在各模块中加强了实验的要求外,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模块。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看化学演示实验现象、听老师讲解化学实验,但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很差,做实验习题时往往找不到突破口,死背化学规律、记忆式解题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能力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地步。
1.《实验化学》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提出
1.1 调查对象及问卷回收
 选取我校的高一及高二文、理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52 份,回收有效问卷 525 份,回收率 95.1%。
1.2 化学实验学习能力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若干环节,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即提出问题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制定实验方案能力,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解释与形成结论的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1]
 调查数据如下表—1
 表 1-1 实验能力
猜想与假设能力 会从多角度考虑 只会考虑某一方面  不会
   38.2%  46.0%  15.6%
 方案设计能力  教师给出 教师指导设计  独立设计
   68.6%  26.2%  5.3%
 实验操作能力  正确熟练 正确,不熟练 出错
   12.4%  69.8% 17.7%
实验时现象明显  通常都很明显 有时不明显 经常不明显
   27.0%  65.6%  7.4%
现象记录能力 详细记录在册 粗略记录在册 记在脑子里 不记录现象
  13.5%  50.0%  30.0%  6.5%
 处理数据能力 独立处理 师、生帮助下处理 未处理过
   53.6%  36.3%  10.1%
合理解释实验能力 通常能  偶尔能  不能
   19.4%  66.2%  14.3%
 实验结论 能全面总结 不能全面总结 不能总结
   11.2%  78.9%  9.9%
检验实验过程 从不检查 有问题才检查 边实验边检查
   7.8%  71.3%  20.9%
表达、交流成果 交流,且书写成文 有时间就交流 不交流
   18.1%  71.3%  10.5%
 根据上表分析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弱,实验能力各要素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善于信息的表面处理而不会深加工。面对在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证据、实验数据,大多数学生只能作一些简单的记录和代入公式计算,而不太会联系已有知识和分析归纳来形成新的理解。
 (2)制定方案能力犹弱,基本靠教师制定。制定实验方案是实验进程中最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的关键所在。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这也是学生实验能力中最为欠缺的一项,只有 5.3%的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而绝大多数方案都由教师设计。学生这一能力的欠缺应和平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机会有关,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应有意识多给学生制定实验方案的机会,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发现问题的能力一般,猜想与假设的角度比较单一,实验操作正确但不熟练、观察记录不够仔细,解释与结论不太全面,反思、表达交流不够主动,缺乏意识。
 造成学生实验设力差的原因笔者认为与化学课的实验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笔者的听课、学生访谈,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虽然教师注重实验操作的讲解,但学生只是停留在识记层面,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2、由于大多试验以演示为主,由于实验装置较小,除了前排的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较为清晰外,许多学生看的不是很清晰;而且大多实验现象的描述又以教师的口述为主,学生缺乏描述实验现象的锻炼机会。
 3、在分析实验出现的问题是,教师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的问题,教师经常代替学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使学生失去了分析实验锻炼的机会,扼制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多,学生亲手做的越少,学生在实验中自然掌握的越差。教学的效率不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策略,是高效率获得陈述性知识的方法之一。已有较多研究表明,能否使用精加工策略是成功学习者与非成功学习者的重要区别。
1.3 精加工策略概述
 根据迈克尔等人对学习策略的分类,精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本文所研究的精加工策略,指的是学习策略中认知策略系统的一个分支。学习上的精加工,是指“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升华”。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策略,需要我们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某种方式对所学材料加以理解和记忆。
1.4精加工策略的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精加工。首先,课堂教学速度要恰当,注意控制教学节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为他们创造进行精加工的条件;其次,采用类比、比较、先行组织者等方法将新旧知识相联系;还可以在知识教学中贯穿方法教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精加工策略在《实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教材内隐问题剖析及解决对策探讨 下一篇:论高中化学教学中抽象概念形象化..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精加工 策略 《实验化学》 教学 应用 研究 2012-04-26 15:26:20【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