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供制乙炔、氰氨化钙和有机合成,钢铁工业脱硫剂。
电石的深加工分为:
(1)以固体电石为原料进行产品制造的有石灰氮、氰熔体、氰化物、双氰胺、硫脲等。电石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取乙炔,乙炔在氧中燃烧(氧-乙炔矩)可发生高温(3000℃以上)和强光,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2)以乙炔为原料可生产多种重要的化学产品,如以乙炔为原料可通过加氯生产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通过加氯化氢生产聚氯乙烯;通过加水生产乙醛、醋酸;通过加氰化氢生产丙烯酸、合成纤维等;通过加醋酸生产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通过聚合生产乙烯基乙炔、氯丁橡胶等;通过裂解生产乙炔炭黑等。目前我国占总产量将近70%的电石乙炔用来生产聚氯乙烯树脂。
3 我国电石生产概况
建国初我国的电石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容量小、产量低、市场不大,1960年电石生产能力35万吨。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醋酸、醋酸乙烯和聚氯乙烯等产品的原料路线由乙炔转为乙烯,电石的生产出现大幅度萎缩。
21世纪,随石油资源紧张价格攀升,由石油炼制乙烯再生产PVC成本越来越高。而大型密闭炉的出现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资源利用化的提高,使电石产业又方兴未艾。随生产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的提高,电石法PVC的成本及优势明显。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焦、石灰石和电力资源,电石生产迅速发展,带动PVC、氯碱生产的同步增长。
4 电石生产过程工艺流程
(1) 电石生成反应 CaO+3C=CaC2+ CO
(2)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二、 电石生产主要设备
1 电石炉的类型
电石生产过程的主要设备是电石炉,包括开放式、半密闭和密闭电石炉。开放式耗能大,已逐渐被淘汰,现在实际生产使用的电石炉为半密闭电石炉和密闭电石炉。为充分利用炉气,节能降耗,发展方向是大型化、密闭化和自动化。
<10000kVA 小型电石炉
10000~25000kVA 中型电石炉
>25000kVA 大型电石炉
2 电石炉的构造
密闭电石炉主要由炉体、电极、电石炉变压器及其短网、出炉系统和炉气净化系统等组成。
开放电石炉主要有炉体,电极,电石炉变压器及出炉系统等组成。
三、 电石生产的原料
1 焦炭
焦炭是在炼焦炉中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到900~1200℃而得到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固定碳,挥发物较少,燃烧时无烟。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坚硬多孔,燃烧热大约25000~32000kJ/kg。焦炭主要用于钢铁的冶炼和铸造,也用作化学工业的原料或燃料。在电石生产中焦炭一方面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另一方面焦炭也是化学反应中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电石生产对焦炭的要求:焦炭为电石生成提供碳质元素。生产电石时焦炭的固定碳含量、水分、粒度等对电石炉的操作都有影响,对焦炭的一般要求是:
固定碳>85% ,灰分<15%,挥发分<1.5%,水分<1%,粒度3~20 mm,粒度合格率>90%。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坚硬多孔,燃烧热大约25000~32000kJ/kg。焦炭主要用于钢铁的冶炼和铸造,也用作化学工业的原料或燃料。在电石生产中焦炭一方面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另一方面焦炭也是化学反应中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此外作为制造电石的碳素原料还有无烟煤、石油焦、兰炭等,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2 石灰
石灰是指煅烧石灰石分解而得到的固体物,又称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纯石灰为白色,熔点2580℃。含有杂质时呈淡灰色,一般成块状,具有吸湿性遇水易粉化。石灰与水作用时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并且放出大量热,与酸性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电石生产对石灰的要求:石灰为电石生成提供钙质元素。在电石生产中,对原料石灰中氧化钙的要求需达到92%以上。除生烧过烧外,对杂质的含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尤其是镁的含量,其含量越低越好。其含量如果超标,对炉体耐火砖形成侵蚀,还堵塞炉气抽出,会影响发气量。在电石生产过程中大约有15%的氧化镁与氮反应生成氮化镁,导致电石发粘在炉内不易流出,影响产量和操作。硅的含量也不能高出指标,因为硅铁会沉积于炉底,使炉底升高,流出的硅铁会损坏炉壁,流料嘴,冷却锅等。因此石灰的质量关系到电石生产过程的操作和产品质量。
生产电石对石灰的基本要求是:CaO≥92%,MgO<1.6%,生烧<5%,过烧<5%,粒度 5~40 mm,粒度合格率>90%。
3 电极糊和电极
1) 电极的特性
电石炉是一种电弧炉,电流通过电极输入电石炉内转化为热能。电石炉的电极采用自焙烧电极,即利用电石生产中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电极壳内的电极糊经过熔化、烧结,并在高温下进一步石墨化,形成强度及导电性良好的碳素电极。生产中电极不断消耗,不断向电极壳内加入电极糊。因此电极糊既是制造电极的原料,也是电石生产中碳素原料的一部分。
连续式自焙烧电极既是电石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电石炉的心脏,它起着导电和传热的双重作用。
电弧炉对电极的要求是:
(1)能耐高温且热膨胀系数要小。
(2)电阻系数小,在传导电流时电能的损耗少。
(3)具有较小的气孔率。
(4)机械强度要高,不致因机械与电气负荷的影响而折断,同时要经受得住生产过程中炉料崩塌等的侧击打压。
2 ) 电极糊
对电极糊的控制指标主要有固定碳、挥发份、灰份和水份等。
电极糊中灰份含量要求越低越好,但限于原料来源,一般要求密闭电极糊不高于5%。灰份过高使强度差,电阻大,电耗高,电极糊消耗量就大。
电极糊的质量需要通过烧结后,检验其机械强度、电阻系数、气孔率等参数。一般要求电极糊烧结后达到下列要求:
(1)电阻系数 55~75欧·毫米2 /米;
(2)抗压强度 140~200公斤/厘米2;
(3)假比重 1.36~1.45克/厘米3
(4)真比重 1.8~1.9克/厘米3;
(5)气孔率 25~28%;
(6)电流密度 6~9安/厘米2。
以上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点击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电石生产过程及其操作(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