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全性 含酸性分解物,产生结露,对设备造成损害 含酸性分解物,产生结露,对设备造成损害 水分冷凝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污损,水中溶解了CO2,对芯片、电路有较大影响 基本无影响 需待实体火灾试验来确定 残留的微粒尘遇到水分时呈弱碱性,对特定的设备造成损害 残留的微粒尘遇到水分时呈弱碱性,对特定的设备造成损害
适用规范 国家规范、广东、北京等地方标准 北京等地方标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规范、陕西、北京等地方标准 广东、北京等地方标准 湖北地方标准 江苏地方标准
技术成熟性 有成熟的使用经验、
地铁工程有应用 有一定的使用经验、
地铁工程尚无应用实例 有成熟的使用经验、
地铁工程尚无应用实例 有成熟的使用经验、
地铁工程推广应用 有一定的使用经验、
广州珠江新城集运系统 无管网灭火系统有一定的使用经验、
地铁工程尚无应用 无管网灭火系统有一定的使用经验、
地铁工程尚无应用
经以上比较不难看出IG541灭火剂具有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经济合理,对所保护的设备基本无影响,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铁工程均在推广运用。
4.3设计技术参数
设计浓度:37.5%,环境温度:20℃,喷放时间:≤60s,80L瓶装量:16.4Kg
4.3系统形式
IG541灭火系统采用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形式按防护区的特征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管网输送方式为组合分配系统。
4.4系统组成
报警控制系统由设于消防控制室内的气体灭火控制器(含主机、灭火控制盘、自备电源、软件、报警打印机等)、设于每个防护区门外的现场控制盘(包括与之相连接的紧急启停按钮、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设于气瓶间的钢瓶控制分盘、设于各保护分区的感烟及感温探测器以及线缆等部分组成。同一防护区内的感温、感烟两种火灾信号按不同地址编码由报警总线传送至气体灭火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主机)与现场控制盘、钢瓶分盘间采用RS485总线通讯。
系统运行及故障状态、火灾信号及各防护区压力开关动作信号均由灭火控制器传送至FAS系统,并由FAS系统控制关闭火灾相关部位的风机、风阀、切除相关部位非消防电源以及在灭火后启动排废气程序。
4.5系统原理及控制
流程框图见图4-1。IG541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手动控制,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因电磁阀维修等情况不能执行时,可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
图4-1 IG541灭火流程框图
参考文献:
①张学魁,建筑气体灭火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
②梁延东,建筑消防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③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4月。
④GB5051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7月。
⑤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