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程构筑物的造价估算,不同规模的雨水存储池投资估算见表3-4。
表1-1 不同规模存储池的投资估算表 (万元)
存储池
容量
项目名称 Sa=5mm
343 m3 Sa=10mm
685m3 Sa=20mm
1370 m3 Sa=30mm
2055 m3 Sa=40mm
2740 m3 Sa=50mm
3425 m3 Sa=60mm
4110 m3
土建工程费用 37 75 140 200 260 320 380
管道设备 19 17 17 18 18 18 19
建设投资合计 56 92 157 218 278 338 399
(2)费用效益分析
按照雨水系统的运行要求,依成本要素法分析雨水收集系统的年运行成本。项目运行费用包括动力、药剂和人工费等,共折合0.3元/m3。雨水售价按同期自来水预期价格考虑,为2.6元/ m3。因雨水回用具有减少面源污染造成的损失、减少城市排水设施的投资与运行费用等间接经济效益,因此取雨水售价3.0元/ m3以反映间接效益。按设施的使用年限为30年,折旧残值取零,贴现率为5.85%,进行静态、动态经济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2及图1-2。寿命期内总费用现值为:,寿命期内雨水集蓄系统的总效益现值为:。式中:——雨水集蓄工程的总投资,元;——雨水集蓄工程的年运行费用,元;——雨水集蓄工程的年均总效益,元。
表1-2 不同规模存储池的雨水集蓄系统费用效益分析(不含水处理部分)
(mm) 贮存
池体
积/m3 年集
蓄水量
/万m3 总投
资额
/万元 年运
行费用
/万元 年总
效益
/万元 寿命期
内总费
用现值
PV/万元 寿命期
内总效
益现值
EV/万元 动态效
益费用
比值
EV/PV 静态总
效益费
用比值
5 343 1.85 56 0.55 5.55 63.69 77.64 1.22 2.30
10 685 3.13 92 0.94 9.39 105.15 131.35 1.25 2.34
20 1370 4.72 157 1.41 14.16 176.72 198.08 1.12 2.13
30 2055 5.57 218 1.67 16.71 241.36 233.75 0.97 1.87
40 2740 6.07 278 1.82 18.21 303.46 254.73 0.84 1.64
50 3425 6.37 338 1.91 19.11 364.72 267.32 0.73 1.45
60 4110 6.57 399 1.97 19.71 426.56 275.72 0.65 1.29
图1-2 不同规模存储池的雨水集蓄系统费用效益分析
通过表1-2的数据以及图1-2的曲线可以看出,设计容量为10mm,即存储池体积为685m3时,动态、静态效益费用比值均最大,可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此时的集蓄效率约为43%,年集蓄水量可达3.13×104 m3。从充分利用水资源角度考虑,在设计容量20mm、存储池容积1370m3条件下,雨水的利用效率超过64%。按上述经济技术分析条件,工程仍可以实现动态效益大于费用。
目前,各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程度因重视程度不同而参差不齐。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对于雨水的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
用管道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槽,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槽(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然后提升到中水道里,供冲洗厕所等使用。与工业废水处理场相比,雨水利用设施的有利之处在于规模小、技术处理简单、维修容易,而且水质较好,是一旦发生地震灾害时可以应急的水源。铁路站房雨水的利用不是狭义的农村收集、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灾害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城市与城市之间不仅存在气候、地质、水资源 、雨水水质的差异性,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地面下的结构也有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注重地区和项目的特殊性。降雨集中、地面落差大,容易积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的 7 0%集中在6月——9月,且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极易形成超渗产流。在地面落差较大的山区,利用较小的非生产用地人为制造一定的集流面,以较少的场次,即可获得较多的径流量,变水害为水利 。
8. 雨水利用的发展前景
雨水利用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