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促进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的提高,企业就应该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着眼于国际水准,努力的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对于他们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可以非常熟练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促进企业电算化事业实现“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的调整。对于各基层单位来说,也应当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学习,学习维护软件正常运行,熟悉计算机先进技术,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为了加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可以考虑在大专院校开设专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者是在财会专业中增加一些诸如计算机编程、维护等必要的课程,能够让财会人员及时的进修计算机课程,同时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在岗人员加强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与此同时,要根据单位或者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计划,注重实效,避免盲目的跟风。会计电算化考试和培训必须本着自愿的原则,只有那些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岗位,才可以要求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而这些岗位的会计人员也必须获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财政部门在审批账务的时候也应该审查其会计人员的资格,这样就可以达到学习和培训的目的;对于一些岗位来说,如果暂时不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那么相关工作人员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则可以暂时缓一下,以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就培训的内容来看,应该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学了就要可以派的上用场。针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以及系统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因此,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是有差别的。对系统维护人员来说,最好聘用社会上的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仅仅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计培训,就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做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理论对行动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会计电算化能够快速的发展也是因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进步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电算化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旦出现滞后,那么就会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成熟与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因而,电算化会计理论对于促进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的更新和进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打破传统会计观念,针对此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并展开研究的过程。例如,电算化会计的出现使得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以及账务处理程序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变革,而这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尽管在短期看来,这些影响的作用未必十分的明显。然而从长期来说,伴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及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快速普及,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会越来越多,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地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等等。而要对新课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必将会催生出一批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这些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又会对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作为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来说,它更多的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怎样利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这个方面上,但却没有针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而这是不够的。
可以说,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一方面,它完全的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而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如果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能够研究的深入,那么会计软件的研制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就可能研制出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实际要求的软件,从而让会计电算化软件更好来为会计工作服务,从而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五)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对付日益猖狂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放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第五、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四、总结与展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会计软件安全性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才可以解决。
电算化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前景是不可估量的,随着信息市场的发展,以电脑为载体的全国乃至全球性的会计信息网络必将形成,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迅速获得和传递信息,以适应参与竞争、优化决策的需要,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和电脑联网。
【参考文献】
1.胡汉祥 等主编. 会计电算化实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09月:10-12
2.黄微平,黄正瑞 主编. 会计信息系统.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07月:47-49
3. 姚廷方. 试论电算化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4):21-22
4. 关丹妮,薛平泰. 浅谈会计电算化在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措施. 中国科技投资. 2013(09):44-45
5. 朱欢歌. 试析新时期企业如何推行会计电算化. 企业导报. 2012(18):23-25
6. 赵婧. 刍议如何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经营管理者. 2012(03) 第12页
7. 邢晶然.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1):17-19
8. 李剑. 浅谈计算机网络的故障及维护.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1(12):56-57
9. 王冶.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科技传播. 2011(23) 第66页
10. 付洪波. 关于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综合探讨. 财经界(学术版). 2011(11) 第34页
11. 马冬梅. 刍议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02):28-30
12. 王日元. 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77-78
13. 高建立,田利军,赵绍光. 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5-67
14. 陈春艳.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才智. 2009(25):34-35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2012(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