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摘 要】由于我国加入WTO文件的正式签署,我国的会计开始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同样,不同利益主权国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方面又表现出各种差异。本文试从定位会计国家化如何协调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方面展开。 【关键词】会计 国家化 国际化 协调 中国特色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计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环境因素,而国际化的会计反过来又为国家化的经济创造了条件。会计的国际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吸收国际资本,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也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因此,会计国际化问题势必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一、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 会计国家化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是由各国和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环境的差异所决定和造成的,是会计个性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会计发展的特殊性。会计也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得到生存和不断发展---会计必然带有国家性的特点。 (一)会计国家化的必要性的主要表现 1.任何国家的会计都受该国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会计制度统一的程度越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就越强。相反,在较为自由的体制下,会计主体拥有相当广泛的自由权,而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则是会计的服务对象。而且,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繁荣,社会生产力较强,业务频繁,正是由于会计行为主体的范围和涉及的利益广泛,因而对会计的科学性要求的就很高,会计的市场作用就显而易见了。而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少而简单,对会计的发展水平要求就很低,科学性就差。 2.任何国家的会计深受该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会计总是会深受这个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打上了浓厚的本国色彩的烙印,特别是历史传统使某一国家的会计带有自己的特色。如中国会计注重行政权威,欧洲大陆会计遵循法律习惯等。 3.任何国家的会计都在受该国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影响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2)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防范 (2) | 下一篇:浅析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防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 国际化 国家化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