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浅议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大量企业破产,这些企业破产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劫后余生的企业确有一个共同点——现金流量较为优良。统计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大约80%的破产公司从会计上看属于获利公司,导致它们倒闭的不是由于账面亏损,而是因为现金不足。近年来,中小企业的总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左右,在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然而在中小企业辉煌的表象背后却潜藏着其自身基石的薄弱,据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在45岁左右,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却仅为2.9岁。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企业如此短寿?在市场竞争剧烈的今天,许多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但从许多公司甚至大公司的倒闭来看,无一例外都有共性,过度负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及无法支付企业正常运营需要的资金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最近,浙江地区中小企业主资金链断裂、企业主丢下企业跑路躲债出走事件,甚至"跳楼"的案例的传闻不绝于耳。对于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企业倒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金流危机造成资金链断裂,现金是企业的血液,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每个环节。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否则就会引发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量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现金流量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管理活动,其总体目标和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营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中小企业拥有足够数量的现金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始终使企业具备满足运营所需现金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现状
1对现金流量重视不足。现金流量是企业的血液。缺乏血液,机体会病变甚至死亡。同样企业的兴衰存亡,直接原因不在于帐面利润,而在于现金流量。中小企业的目标多为销售额、利润额, 企业生产、采购与销售人员对现金流量管理缺乏基本的认识。
2流动资金补偿不足且财务风险加剧。中小企业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存在以下弊端:一种类型认为企业就是赚钱工具、提款机,不注意企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另一种类型则是把所有收益都投入到再生产中,拼命扩张, 对资金来源缺乏科学的筹划和对资金质量缺乏可靠预测,致使流动资金补偿不足, 加剧财务风险。
3资金积压和效率低下导致现金流停滞。中小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享受折扣,往往大批量地采购材料,形成了大量经营性现金被占用,降低了存货的周转速度,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中小企业间相互拖欠较为严重,应收账款周期过长。
4缺乏对融资环节的有效控制。中小企业融资几乎是以债务融资为主,企业对资金需要量及融资风险没有进行有效的预测,盲目认为融到的资金越多越好,使资本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使企业陷入过度负债或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前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策略
做好现金预算工作
现金预算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中小企业资金筹集能力弱,更应做好现金预算。如何使资金在运动中产生最佳流量,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成为现金流量管理的关键。要确定企业资金的最佳流量,可以从现金的预测、确定最佳现金余额、控制现金流量三方面着手。现金预测主要是对企业未来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的流向、流量、流程、时间、结构等进行预测。一般要做好现金不足预测和现金盈余预测,并对小于最佳现金余额部分制定筹措方案,对多余最佳现金余额部分制定利用方案。
现金流量管理就是要保证现金流量能满足企业日常经营的需要, 最佳现金余额应恰好能满足企业现金支出需要,而又不至于现金过多压库形成浪费。企业的现金支出分为三类:经营性大额支出、非经营性大额支出和日常零星支出三类。第一,经营性大额支出,指企业数额较大且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包括材料采购支出、职工薪酬支出、水电费、税费等。第二,非经营性大额支出,指企业数额较大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包括重大的资本运作、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购置、设备技术改造利息支出、贷款偿还等内容。第三,除以上两类支出外的其他支出,都属于日常零星支出,如办公费、差旅费、职工报销的医药费、修缮费等。因此,最佳现金余额=经营性大额支出+非经营性大额支出+日常零星支出的最大可能值。
在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预算的基础上,企业还应从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两方面入手抓好对现金流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抓现金流入量就是要开源,抓现金流出量就是要节流,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快各种形态资金的周转速度,以不断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现金平衡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多元化经营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强, 抗风险能力弱, 冷静投资,理性生产, 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多元化经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主业的发展,走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道路,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量,规避经营风险。
(三)持有现金以求新的投资机会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指出,企业持有现金的三个动机之一就是投机动机。其真正含义是企业应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机会。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对于那些自有资本雄厚、负债率相对较低, 现金流量状况良好、现金充足的企业,不仅没有被金融风暴“刮倒”,反而借此“东风”扶摇直上。因此,持有现金、锁定收益、等待良机,应是目前中小企业现金管理的主导思想。
(四)降低企业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纵观历史,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保守”,他们的平均负债率都很低,只有20%左右,始终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随时预防危机的发生。因此中小企业需要降低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五)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且运用好商业信用
存货周转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周转速度。适时制认为企业可以将存货控制到最低水平,甚至是零存货。中小企业应加强业内部门间的协调程度,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创新销售方式,尽最大可能采用适时制对存货进行管理。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尽量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定期做好应收账款的分析,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企业的信用政策。
浅议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