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评价企业业绩、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途径,帮助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和经营决策。本文将从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目的以及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分析。
关键字:财务报表分析、分析指标、分析方法
目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述1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目的2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2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2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3
(一)、结构分析方法4
1.结构分析反映了各组成项目的分布情况4
2.结构分析法对财务报表的横向比较尤为重要。4
(二)、趋势分析法4
(三)、因素分析法5
(四)、杜邦分析法5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6
(一)、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的分析6
1、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6
2、分析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7
(二)、现金流量相关指标的分析9
1.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结构9
2. 分析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9
3.分析负债现金流入比率。9
(三)、财务报表附注表的分析10
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有关的其他数据咋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价、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的一种行为,其实质是对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运用的过程。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目的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诚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者改善决策。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最终都体现在财务会计报表上。因此企业的会计报表为经营者、股东、债权人及潜在投资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水平的主要信息来源。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报告所揭示的真正经济内涵,我们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气进行综合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揭示企业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报表使用者预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因此,财务报表使用者主要有七类。根据不同使用者不同,分析目的也不完全相同:
1.投资人:为决定是否投资,需要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为考查经营业绩,要分析气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竞争能力;为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要分析筹资状况等。
2.债权人:为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要分析气贷款的报酬和风险;为了解债务人偿债能力,要分析流动状况和盈利状况等。
3.经理人员: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财务分析,经理人员应该能连续全面进行财务分析,他们对比率、趋势、经济联系和其他重要因素的分析比较系统,,对于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做出反应。
4.供应商:通过分析,看企业是否能长期合作,了解气销售信用水平。
5.政府:通过分析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职工收入和就业情况。
6.雇员和工会:要分析判断企业盈利与雇员收入、保险、福利之间是否适应。
7.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审计重点。财务报表分析领域的扩展与咨询也发展有关,在一些国家报表分析师已成为专门职业,他们为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专业咨询.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若只是通过财务报表上的表面数据很难获得真正的信息有的甚至可能被表面数据所迷惑。为了正确揭示财务报表传递的各种信息,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理预测企业发展前有必要运用一些财务风险技巧对掌握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常见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分析方法
结构分析方法是指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一关键项目的数额作为基数而将其余有关项目的数据分别折算成对该关键项目的百分比,以及各个项目的相对地位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揭示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财务报表的总结构关系。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1.结构分析反映了各组成项目的分布情况
某项目的比重越大,说明其重要程度越高,对总体的影响程度越大。
2.结构分析法对财务报表的横向比较尤为重要。
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如果有进行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通常会因为规模差异而产生误导。例如:A公司的负债为200万元,B公司的负债为20000万元,如果就此认为B公司的财务风险逼A公司高,那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两公司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还取决于它们的总资产。
(二)、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的金额,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判断发展趋势,从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运用趋势分析方法,报表使用者可以了解有关项目变动的趋势,判断这种变动趋势是有利或者不利,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一般将连续多年的报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计算趋势百分比,以观察变化趋势。其公式为趋势百分比=(比较项目的数额÷基期项目数额)×100%。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对经济活动的总体进行因素分解,确定影响经济活动总体的各种因素,并案一定的方法确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活动总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的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法,财务报表因素分析方法就是在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为若干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对该财务指标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定量分析,这对于如何改进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供参考。常见的因素分析法有:主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连环替代法。
(四)、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指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方法。
杜邦分析法将若干反映企业盈利状况、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的比率按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核心指标来综合反映。杜邦分析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财务比率体系: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使用者权益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销售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润=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其中“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这一等式称为杜邦等式。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
(一)、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的分析
1、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
通过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了解企业偿债能力,鉴于对企业安全性考虑,也受到股东和投资者普遍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和保证程度。
(1)、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即: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例如:C公司2006年末的流动资产为800万元,流动负债为400万元,则流动负债率=800/400=2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这一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负债获得清偿的机会越大。债权人的安全性有人越大,但过高也并不是好事。比率越高反映企业未能充分利用资金。一般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
(2)速动比率。是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在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例如:A公司2006年末的存货为150万元,则:速动比率=(800-150)÷400=1.6
通常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低。
(3)、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例如;A公司2006年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负债总额为1100万元,则:资产负债率=1100/2000=55%
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稳定性、安全性越大,偿债能力越强。
2、分析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
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比率、投资报酬比率、规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了解企业各项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定时期内产品或商品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比值。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例如:A公司2006年营业收入为3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3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万元,则:应收账款周转率=8.57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反之,越慢。
(2)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资金等各种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指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例如:B公司2006年产品营业成本为2000万元,年初存货为300万元,年末存货为160万元,则:存货周转率为8.6次。
一般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变现或应收账款速度越快。
(3)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总额的比值。即: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例如:B公司年初流动资产为600万元,年末流动资产为700万元,营业收入为3000万元,则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6次。流动资产速度越快,会减少流动资产输出,等于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进行周转,造成资产浪费,降低盈利能力。
(二)、现金流量相关指标的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用来反映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流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企业盈利能力水平和现金流量的关系。
1.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机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一般而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为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负相同。
2. 分析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
该比率说明流量实现一元净利润中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数量,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如果企业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好高的现金流入,说明企业的盈利是真实的。
3.分析负债现金流入比率。
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能更好的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
(三)、财务报表附注表的分析
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潜力,从而作出决策。
1.或有事项分析。或有事项的后果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所有企业一般不应确认负债和资产,但必须在报表中披露,这些事项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损失,是企业潜在的风险。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析。指子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对企业来说有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对日后事项分析,可以迅速判断这些重要事项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还是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3.关联性交易的分析。企业的关联性交易,是关联企业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对于这些交易,我们应该着重了解其交易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重要资产,而被交易尽量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士伟:《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李保存、王荣、曾瑶:《实用财务报表分析》、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3〕许拯声:《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杨梅:《浅谈财务报表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第9 期,第93页
〔5〕赵春颖:《审计与会计》、2009年第244期,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