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建议
内 容 摘 要
《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企业外部会计制度一样,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几乎空白,影响了会计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以及建立哪些内部会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性质、作用和企业内部建立会计制度和监督控制制度的方法和原则,接着介绍了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监督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然后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监督控制制度建设策略并进行了论述。
浅 谈 企 业 内 部 会 计 制 度 建 设
摘要:《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企业外部会计制度一样,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几乎空白,影响了会计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以及建立哪些内部会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性质、作用和企业内部建立会计制度和监督控制制度的方法和原则,接着介绍了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监督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然后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企业内部会
计制度、监督控制制度建设策略并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前 言
会计具有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越应当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督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按所有制和行业区分的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都要作出具体规定,企业必须遵照执行。企业很少有自主选择和制定内部会计制度的余地。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已发生很大变化,由以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指导,由企业自行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体制。然而从我国现状来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任然薄弱,财会人员严重缺乏相关知识与技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实务与经济管理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但是由于因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目前几乎空白,影响了会计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以及建立哪些内部会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
企业内部会计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督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按所有制和行业区分的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都要作出具体规定,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一、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一) 会计对企业的作用
1、会计为企业经营提供数据;
2、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
(二)财务会计为企业内部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组织提供“正式”的会计信息,它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信息系统,所谓正式系统是指:对其指定信息的生成和报告负有明确的责任。会计信息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全部数据进行加工,将信息报送企业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收到并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有关决策,管理部门反过来又影响企业内部组织的经营与管理,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内部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分析师(CFO)、副董事长、经营管理部门、分厂经理、分部经理、生产线主管等。
(三)内部会计制度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会计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是会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虽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有相应规定,但由于执行不力,造成内部会计业务及其他业务之间缺乏制约,进而造成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成为单位内部管理的自发行动,会计秩序的运行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四)内部会计制度是发展社会审计行业的需要
对于审计机构来说,本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是否规范、健全,可直接决定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采取何种审计方法。正因为内部会计制度与审计业务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社会审计对内部会计内制度的建立健全有重要促进作用;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为推动社会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财务管理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追求资本最大化,资本最大化是指利润总额与资本之比最大化,这也符合现代企业是以盈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目的。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财务管理还追求一些具体目标,包括资本优化、资本有效利用、财务利益均衡、社会责任等目标。财务管理运用一系列方法对企业生产与发展进行科学管理,它的一系列过程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达到对企业科学的管理与经营,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二、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未制定内部会计制度
部分企业直接以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以及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致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随意性过强,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
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可以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可以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目前,很多企业在制定制度时,未能有效地贯彻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就无法确保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到实施,无法保证各种管理信息的准确可靠和财产的安全完整。
(三)内容设计不全面,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从目前会计制度设计实务看,企业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制度的制定。在笔者所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未建立较为完整的账务处理程序制度,甚至为数不少的单位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制度,因而造成会计核算行为的随意性。比如,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其账务处理竟然不同;再如,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也随意选择,如此等等。
(四)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突出重点、分清主次,针对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对企业成败有直接影响的方面,如影响盈亏、成本的重要事项,应严格控制:次要的事项,根据中小企业的能力限制,可简单控制或不控制。
2、科学系统性原则。所谓“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同样必须从会计核算和会汁监督的角度。渗透到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不能留有死角。
3、成本效益原则。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任何分工、审核、制衡,都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分工和制衡的成本高于其效益,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断定一项控制是否有效,应当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上考虑。尽管一些控制方法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对整个企业来讲,如果不采用,可能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则仍应实施该项控制。
4、相互制约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企业应按控制系统的需要识别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此基础上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和经济地传递给企业内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够顺利履行其职责。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自身内部修内功、夯基础、壮规模、强实力。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就是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企业应从自身规模、财力、人力等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避紧就简、避虚务实,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 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合规性原则
内部会计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这一规定,是一个单位建立内部会计制度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单位建立内部会计制度,都必须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体现在制度中,都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权责对应原则
内部会计制度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制度的权力。规定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三)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原则
内部会计制度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岗位、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加,只要这些人员和部门不相互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容易被发现,通过职务分离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四)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这是单位建立内部会计制度必须考虑的。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利的过程纳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监督范围,使其成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监督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能,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控制,严格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及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从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
其次,要按照现代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经营者的权利一定要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并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一事一物循规进行,从而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再次,强化股东大会的监督机制,完善企务公开,增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
三、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保障会计制度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企业市场主体逐步确立,财务管理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其他单位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除有关管理人员故意违纪外,内部管理失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企业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有的单位各职能部门开设银行账号和设有“小金库”,资产管理严重失控;有的企业甚至发生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但从会计角度看,加强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针对一些单位不重视内部会计制度建立和监督制度建设,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十分薄弱的实际情况,《会计法》强调指出: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法律赋予各单位的应尽义务。
参考文献:
[1] 陈国辉 迟旭升 基础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 刘永泽 陈立军 中级财务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 赵德武 财务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