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内容…………………………………………………………………3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3
三、举例说明现在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严重问题 ……………………………3-5
四、从社会等客观因素和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来分析会计职业道德下降原因 5-7
(一)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5
(二)企业及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6
(三)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6-7
(四)相关惩处措施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7
(五)计人员自身素质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7-8
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8-10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8
(二)建立内控制度………………………………………………………………8
(三)法律的约束………………………………………………………………8-9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9
(五)加强行业监管………………………………………………………………10
(六)舆论宣传……………………………………………………………………10
(七)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10
六、结论……………………………………………………………………10-11
内 容 摘 要
会计工作涉及和影响的方面无所不在,所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社会公信力的影响相当大。随着会计事业发展壮大存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近几年不论国际国内会计失真现象日益严重。作者就此及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给社会、国家、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从社会等客观因素和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现阶段,如何加强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作了分析。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公信力的现实要求,才有利于发挥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
一、道德的内容
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观念。道德是除法律、规范之外最为广泛的一种行为规范,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舆论力量,使人们内心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习惯,以指导、控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情、合理、合法。它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由于社会发展而形成了许多分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职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道德、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会计行为对本行的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又是会计行业对社会应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恩格斯说过,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每个从事相关职业的人都必须遵照一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医生要把治好病人看成首要的事情,教师应以教学为天职。同样的道理,对会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遵守会计法律法规,严格会计核算,最终对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要按照朱鎔基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严格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这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举例说明现在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严重问题
随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存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可以说会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会计的错弊。尤其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财政部不断加大会计监督力度,逐步强化全社会的会计诚信意识。连续不断的财务不当行为,导致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信任危机,形成了信任差距。由于会计工作涉及和影响的方面无所不在,所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何,对社会公信力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如何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了重中之中。
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李金华提交了2003年度审计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从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到体育总局滥用奥委会1.31亿元资金,再到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导致损失或潜在损失32.8亿元,国有资产流失45亿元。2004年,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满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及其他不合理开支。偷税案件不断上升.来自广西公安经侦部门的统计显示,2005年,广西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案件反弹迅猛,涉案总价值急剧上升,个案涉案金额巨大。全年立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案件81起,比上年上升17.4%;涉案总价值高达16.89亿元,占全部经济犯罪案件的73%。据介绍,广西涉税大案要案频发,个案涉案金额巨大。81起案件中,100万元以上的重特大案件23起,占全部涉税犯罪案件的28.4%,其中1亿元以上的案件有4起,1000万元上以的案件有10起。
上述数据与事例,客观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会扭曲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环境,侵害了相关方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一问题的泛滥和严重性,关于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和探讨的焦点。
四、从社会等客观因素和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来分析会计职业道德下降原因
会计职业道德为什么会下降,我们从社会等客观因素和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来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转变。不能否认,出现了一股“金钱为重”的思潮,而且影响力很大。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忽视了别人的利益,这是缺乏道德的表现。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会计人员往往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粉饰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不惜违背职业道德,不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在一个道德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二)企业及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绝大部份会计人员从属于企业,主要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其薪酬、升迁等都是由企业负责人决定。并且部份会计人员经常面临被辞退、下岗、失业的威胁和压力。会计这种隶属关系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说话,听企业负责人的话。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会计人员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虚假会计信息。有证据表明,大多数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都是在单位负责人授意下做出的。虽然会计委派制的作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计人员的从属地位,赋予他们主动权,但是实际上效果还是有限的,也是值得商榷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是无奈而为之的,不能完全归咎于会计人员。
(三)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复旦大学教授吕长江说:“100个贼里只能抓到一个,剩下99个都毫发无伤。”法规的虚置、监管的缺位,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发现成了“小概率”事件。吕长江指出,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审计报告较为普遍。会计师事务所为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80%以上都是“无保留意见”,只有20%的报告可能会指出某些问题。
(四)相关惩处措施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职业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在很多情况下是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的。例如利用公众舆论的压力等,而不是法律硬性的约束,所以效力有限。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犯罪成本低会造成犯罪率的上升。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罚,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在具体的规定上现有的一些治假法规、处罚规定也显得过宽。所以有的会计人员怀着侥幸心理,或者根本不怕处罚。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中涉及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部份非常少,并且很少以职业道德的方式提出规范性要求,这不利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我国虽然会计人员人数众多,然而普遍素质不高,这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较差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即使在大学教育中,也很少开设职业道德的课程;另一方面,在对于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上,往往走过场,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后续教育,都没有真正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职业道德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可以说,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在现阶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
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会计环境,首先要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大环境的社会风气涉及到各个行业,要靠每一个人去转变,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
(二)建立内控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
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从理论上解决会计错弊的很重要的措施。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同时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性。
(三)法律的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能完全依靠舆论监督
约束,必须要以法规的形式,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尤其是单位的领导人员,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并第一次把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高度概括地写进了法律条款。《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第一次单独成文和单独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这些都为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起了很好的作用。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照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以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一是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双向修正。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要从素质教育入手,从会计人员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业务技能培训齐头并进,相互结合。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做好财务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这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即使有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也难以把握应当遵循的职业准则。因此,要做好财务工作,除了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作为催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力量。对业务熟悉,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德才兼备。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基础教材和MPA的教材中,就专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说明其重德视程度。
(五)加强行业监管。行业自律是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管理与约束的途径,尤其是针对那些尚未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但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可以通过教育、吊销证书等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在具体实行的时候,可以利用行业监管的便利条件,由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也可以另外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六)舆论宣传。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很多时候不是通过诉诸国家机器和惩罚手段来维护的,而是通过舆论的监督,包括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来宣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主要通过道义的力量去感化,去教育。唤起人们的正义感,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在道德法庭的监督下遵守道德。
(七)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能否认,在现阶段,西方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要高于我国,不仅在会计准则等方面,而且在职业道德方面。据美国一家会计公司对美国经济、教育和政府等部门1000位著名人物进行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之高,仅次于神职人员。我们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加以消化吸收,洋为中用。吸取经验教训,学习新措施,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减少消极的外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可以少走弯路。
六、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易日益发展,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回避的客观现实。财务人员作为一种职业,要与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种人打交道,碰到美、丑、善、恶都有,怎么样处理才能有利于职业道德的升华?本人认为,会计人员在思想上,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观念,一切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会计人员是直接与钱打交道的,其思想意识、行为动机和内心的信念经常受到会计职业道德的考验,如果没有“廉洁自律”意识,很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这方面的教训可说比较沉痛。由于利益的驱动,会经常使得财会人员处于矛盾的焦点,有时还会遭受非议,对财会人员形成这样那样的压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求财会人员经得起考验,在思想上不能放弃自身的职责,坚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抱定“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人格素养,摒弃私心杂念,保持廉洁奉公。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敬业精神,强化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高度的自律精神,强化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高度的自律意识,提高鉴别能力,使自己懂得什么合法、什么违法,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在思想上要清浊分明,在心里树起道德防线,依法履行职责,抵制一切不良风气,才能做一个组织信任,群众满意的理财人。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公信力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发挥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复杂过程,需要从社会到个人全方位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好。
参 考 文 献
徐恒新 从案例分析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广西财务与会计》2007第4期
来爱梅 会计信息披露中坚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财务月刊》2005第10期(第380期)
张红 会计人员应强化六种意识 《中国工会财务》2007第6期
彭前元 工会财务人员自律三谈 《中国工会财务》2007年第7期
《会计职业道德——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之六》
张晓华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华会计网 2007-3-26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中国会计网06-10
陈少华 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