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 对基层医院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内 容 摘 要
近二十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量快速增长。对固定资产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但目前基层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存在不足。首先对固定资产的概念不清,其次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针对基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医院要认真落实对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购进后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医院要制定加强固定资产各个环节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奖惩兑现,对大型医疗设备开展单机核算,实行全成本管理…
关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思考
─—以兴文县中医医院为例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在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能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基层医院由于底子薄、财力弱,只有针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向管理要效益。才能降低医疗成本,为广大病员提供优质、低耗的医疗服务。
目前基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分布在医院的各个科室,管理难度大。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责权不清,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现象。
1、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概念不清,分类不准确。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结合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共分为五大类:(1)房屋和建筑物:凡产权属于医院的一切房屋、建筑物以及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施(2)专用设备:如B超机、核磁共振等(3)一般设备:包括不直接用于临床服务的各种通用设备如打印机、电子计算机、复印机等(4)图书:指各种专业图书和重要专业杂志(5)其它固定资产:指不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服务的各种其他固定资产,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等。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概念不清楚。往往把一些低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数量大的小型医疗器械归入固定资产管理。这些小型医疗器械使用时间短、更换频繁,不利固定资产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同时也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账物不清,移交不清”现象
虽然财务科、设备科、总务科都建有固定资产的总分类账、明细账,各临床科室作为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也负有管理固定资产的职责,但实际各部门的管理却并不到位。固定资产一部份归总务部门管理一部份归设备管理科管理。管理范围交叉,固定资产管理权分散,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相互配合,往往出现管理上的盲区。账账、账物之间缺少衔接,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固定资产在科室之间转移,固定资产调入科室和调出科室之间有时只作口头交接不办理书面手续,有时还没有资产管理部门参加。年终医院组织盘存时,一些科室固定资产盘盈科室负责人不知道固定资产从哪里来,一些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拥有的固定资产心中无数。对于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一部份职工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把固定资产据为己有,“账实不符”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还有一些人认为固定资产是自己组织业务收入来购买的,就算丢失了也不应该私人掏腰包赔偿。这些错误观点不得到纠正管理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困难重重。
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
医院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陆续制定了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
等内部管理制度。但对固定资产的维护、科室之间调拨等环节管理缺乏管理实施
细则,制度操作性不强。对固定资产盘存中发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进
行处理。每年的固定资产盘存工作对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使用年限,不能继续使用必须用更先进的固定资产予
以替换,对原有固定资产需要按规定报损。对报损后固定资产的处理也没有具体
的管理办法。
4、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视固定资产购买的管理,忽视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存在部份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的现象。
(1)医院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靠医院提取修购基金和上级拨入专项资金进行购置。为了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更高的需求和医院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医院负债经营,举借贷款等新建业务大楼和购置高科技的大型医疗设备,增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竟争力。 医院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一般都能组织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购买进行可性行论证后购买,充分提高了设备购置的合理性。购买环节也按国家相关的规定运作,但固定资产购买投入使用后,是否如可性性论证报告预计的完成病人检查人次数,购置成本能否按期收回,往往就没有相关的反馈报告等等信息,管理部门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一些使用效率低的设备慢慢被人遗忘,变成一堆废铁。
(2)固定资产使用早期维护费用比较少,使用年限越长的固定资产维护费用越大。
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维护缺乏计划性,一些固定资产由于缺少有效的维护,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一部份固定资产在维护前由于没有管理人员对维护费用进行合理的测算,维护费用开支很大,固定资产维护费用得不到有效控制。
5、由于公产医院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医院对国有资产只有占有权和和使用权,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难以到位”。
二、 对基层医院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兴文县中医医院是一所成立不到二十年的二级乙等非营利性医院,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医院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医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资产总量快速增长。到2006年底,医院资产由成立时的50万元迅速增加到总资产23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0万元占资产的85%。医院固定资产的比例如此之大,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列入了医院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的工作规划。
1、认真完善、落实归口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最高领导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等组成,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政策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具体工作涉及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要抓好这项工作需要医院职能部门相互这间工作上配合,也需要临床科室工作上的支持。因此,固定资产管理要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只有认真落实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制度到人各部门才能各负其责。首先,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对全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建档管理。建档资料包括固定资产购买时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购买单据复印件、合同书、验收证明材料等;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建立总账和按五大类别设置二级明细分类进行核算;各临床使用科室设置固定资产卡片,记录设备开始使用日期、在用科室、原值、预计使用年限、使用、维修、诊治病人情况。各临床科室指定专人全面负责本科室固定资产的保管、维护工作,并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维护责任,具体由各临床使用部门负责落实,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排落实固定资产的维修并对维修情况定期监督检查;保证医院房屋建筑物、设备等国家财产的安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克服浪费和积压,以防不良现象的发生是财务科的重要工作职责。财务部门在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的活动中,财务部门不仅仅是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工作,它还应有对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职能。我院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专门设置了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岗位职责,明确了一名会计人员兼职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最终形成了管理部门监控得力、使用部门责任明晰的固定资产良性运行局面。
2、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全
面开展了国有资产清理。我院成立了资产清理领导组和工作组,在资产清查中深入科室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首先对固定资产的品名进行了规范,其次对固定资产的规格、购买日期、购买金额、使用科室等情况进行了确认。各科固定资产实地盘点后,资产使用部门签字认可,管理固定资产的会计把全部数据录入电子^论文,自动生成固定资产卡片和总分类账。通过资产清查,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掌握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等信息,对固定资产存量、使用管理状况、需要配置的固定资产做到了心中有数。
3、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电子计算机加强对固定资产资产的管理
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价格也相差悬殊,平时管理工作非常繁琐人工管理难以做到及时、准确和有效。使用微机管理固定资产既可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加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互制约,还可以及时、准确的统计各种报表,有利于成本核算的开展,为理配备、有效使用和更新报废固定资产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同时,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医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医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医院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后对医院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等行了非常严密、快捷、有效的管理。既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又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情况一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模、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通过各部门的努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果显著,但要实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还要继续探索固定资产管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把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1、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领用后分布在各科室,管理难度大。加强在用固定资产的使用、清查、处置等环节的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
认真落实定期盘存制度。固定资产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盘点,年终医院
要成立医院院长亲自参加的财务清查领导小组,盘点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医院资管理部门配合,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积极参与。盘点时间一般最好选在11月份开始,避免年终因工作忙盘点时间不够,盘点工作“搞形式,走过场”。首先,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要提前整理好固定资产盘存表,并和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使用科室等项目,摸清各科室在用固定资产的账存数。同时安排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对本科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做好盘存前的准备工作。职能部门在固定资产的盘点过程中除重点检查财实是否相符外,医院资产管理部门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保养、维护情况。发现不可能再修复和使用的固定资产必须进行清理,对不能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由科室提出申请报损。在固定资产盘存中发现科室闲置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查明原因后,将闲置固定资产调配到其他科室使用。以免固定资产长期闲置,造成固定资产的极大损失和浪费。盘点工作结束后编制固定资产盘存表,对盘盈盘亏原因调查核实后,上报医院领导按医院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 。
实行固定资产交接制度
固定资产的使用要实行人员责任制,每一件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要落实到人。因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工作调动或固定资产在科室间调拨,固定资产原使用责任人应当办理固定资产交接,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工作部门负责监交。移交人、接交人对固定资产明细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接表上签字认可,以便于责任划分。交接表一式四份财务部、资产管理部门、移交人、接交人各留存一份。对固定资产使用科室之间不能私自调换、处置,固定资产的调配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调配。
对固定资产损毁、遗失等实行赔偿制度
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爱护医院财产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操作人员按照医疗仪器操作规则来正确使用设备并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如因使用不当造成医疗设备的毁损或因责任心不强造成固定资产的遗失、被盗,应及时上报医院行政,分清责任后依照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赔偿。为防止科室和个人随意报损固定资产,要制定固定资产报损的程序和方法。固定资产的报损首先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经维修部门检查审核,确实没有修复的价值,由资产使用科室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经医院资产管理部门核实,由医院领导审批签字后报废。在核实待报废物品时,财务人员要协同财产管理人员到现场核对实物,查对待报废的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中所列的编号、名称、型号和规格是否一致。核实无误后,原物品由资产管理部门收回,统一处置。对于未满预计使用年限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4)根据医院固定资产流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固定资产的入出库、调拨、出售、报废和维修的标准化程序。
医院各项固定资产,都要统一编号,并设定其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卡片”用以登记固定资产的编号、名称、型号、规格、类别。并对固定资产的附件、维修、调拨和报废情况进行管理。在调拨、出售固定资产时,要核实调拨、出售的器械、设备有没有财产管理部门开出的调拨单或出库单,调拨单、出库单上所列项目与实物是否相符。 各科室保管人员应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按照固定资产使用维护制度,做到使用登记、妥善保管、细心维护。对于出租或出借的固定资产进行备查登记。
3、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单机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医院投入资金大,设备投资回收期较长,医院要重点进行管理。指定专人定期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设备使用率、检查人次、检查收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避免业务收入流失。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专业化要求维修人员的业务技术应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在购买时就应安排维修人员参加专门的技术培训,将设备的维修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通过订购技术性杂志、配备必要的检测和维修工具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保证大型设备正常工作,延长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4、医院要实行全成本管理,固定资产要有偿使用
由于医院固定资产是一次投入,分期收回,医院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和大型修缮。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科室占用固定资产取得了一定的医疗服务收入,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成本。通过全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防止科室盲目申请购进资产和闲置浪费。只有把固定资产价值全部补偿进入固定资产使用科室的成本核算,才能减少科室盲目争设备争空间的现象, 促进科室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固定资产才能得到更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
总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领导重视,广大职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能促使医院从追求“规模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从而降低医疗成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社会保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会计制度讲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2
孟杰,《新编医院财务管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4
张长胜 朱晓红,《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案例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