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的产生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四、应收账款的管理
五、应收账款的危害(风险)
内 容 摘 要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问题实质上是与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管理行为密切联系的,是企业在利润和现金两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企业销售商品时,宁愿提供现金折扣损失部分利润以收回销售现款,而不愿意采用赊销。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竞争在不断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来销售商品,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虽然利润表上的赢利数额非常可观,但企业可供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却捉襟见肘。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企业缺少血液,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奄奄一息”,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所以如何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就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销售商品,开拓并占领市场,往往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本文立足于应收账款的现实意义,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据和探讨,提出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什么是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应收账款做为一种信用和促销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销售量,促进了利润增长,被企业广泛采用。
二、应收账款的产生
信用销售(即赊销)是应收账款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信用销售的主要动因是市场竞争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商品空前丰富,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各生产企业纷纷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来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相当的情况下,付款方式也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因此,赊销的销售方式应运而生。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核算时,应注意存在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情况:
1.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应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
【例1】某企业赊销给A公司商品一批,货款总计5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1000元(假设不作为计税基数)。应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59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银行存款 1000
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59500
贷:应收账款 59500
2.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例2】某企业赊销商品一批,按价目表的价格计算,货款金额总计100000元,给买方的商业折扣为10%,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5000元(假设不作为计税基数)。应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1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万×90%)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
银行存款 5000
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110300
贷:应收账款 110300
3.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采用总价法核算。
【例3】某企业赊销一批商品,货款为100000元,规定对货款部分的付款条件为2/1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3000元(假设不作为计税基数)。应作会计分录:
销售业务发生时,根据有关销货发票:
借:应收账款1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银行存款 3000
假若客户于10天内付款时(假定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118000
财务费用(10万×2%)2000
贷:应收账款 120000
假若客户超过10天付款,则无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应收账款 120000
值得说明的是,应收账款可以是正常收回,也可以是非正常收回,即债务重组。
四、应收账款的管理
目前,我们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全面展开。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其次,应收账款是企业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帐风险越大。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在我国许多企业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十分混乱,内部控制相当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考核扭偏。企业没有把现金流指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目标,片面追求表面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生命力问题,这其中存在的一个普遍原因就是:在对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时过于强调利润指标,从而将销售额指标列入首位,没有真正重点考虑维护企业经营命脉的实际回款额度,或设置销售额指标的同时没有严格设定“应收帐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
2、没有落实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许多企业中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流程,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对损失的应收帐款无法追究责任。
3、缺乏应收帐款监管的中间环节,财务部门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详细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销售部门没有建立销售台账管理制度,对客户赊欠量、回款额缺乏系统跟踪监管,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对应收帐款的粗放管理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4、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客户信用资料档案及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和改善应收帐款管理,首先要解决目标问题。利润最大化不是应收帐款管理的目标,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可能会导致对风险的忽视和企业根本利益的舍弃。应收帐款管理的总目标应该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不能忽视资金的良好周转。
二、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法
1、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对手很强,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对竞争对手来说较低的信用标准,反之,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一些。其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竟争力,争取客户,扩大销售,反之,应选择较高的信用标准以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必须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并决定是不是给予客户优惠。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量为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为减少企业坏账损失创造条件。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3、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改变回收债权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应将“应收账款”的货币资金回笼情况一并纳入产值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之中。如果责任人不能将其完成产值所形成的债权收回现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五、应收账款的危害(风险)
1、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的直接影响
(1)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现金支出企业实现了销售,就有缴纳税金的义务,赊销增加的利润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然而,应收账款虽然使得企业的利润有所增加,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因此,在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就必须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加剧企业的现金短缺状况
(2)降低企业的流动性
应收账款虽然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但是应收账款的价值能否最终得到实现还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大量应收账款长期被拖欠,会降低企业财务弹性和资产流动性,使企业短款期偿债能力下降,难以通过负债筹资解决资金的相对不足问题,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3)增加企业额外费用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使得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工作中要花费相当一部分费用。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费用开支包括客户信用的调查费用、核算费用、收账费用等。企业在催收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时花费的收账费用,包括邮电通讯费、派专人收款的差旅费和不得己时的法律诉讼费等。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如果导致企业资余周转不灵,大量资金沉淀,则就会延长企业自身的借款时间,利息费用就相应增大。这些都就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费用负担。
(4)资产缩水贬值
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原因,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无偿拖欠在外,造成资产缩水;以物抵债已经成为目前一种重要的还款方式,但是抵债物资的估价往往高于市场价格,因此收回的抵债物资实际价值低于应收账款价值;欠款人无钱还债,将货物退回,时过境迁,商品因陈旧过时而贬值,也可能因债务人失踪、死亡、所在公司倒闭造成应收账款无法追回。
2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深层次影响
(1)破坏企业资金循环周转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资金运动。资金运动的一般过程是:从货币资金到生产资金,再到结算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进而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如果应收账款所占用的大量资金不能如期收回,企业的结算资金就不能及时转换为回到货币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就会破坏资金循环的连续性和并存性。企业的资金循环被破坏,将造成企业再生产资金相对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更不用说扩大再生产了。
(2)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有资金在手,企业就可以投向能产生更多利润的地方。因此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其损失不仅仅是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相伴应收账款而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其更大的损失在于投资机会的损失,这种损失决不亚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而且,在很多时候,投资机会的损失是无法用资金额度来衡量的。
(3)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使企业迈向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4)企业利润慢性磨损
如果大量应收账款长期被拖欠,则会破坏企业的正常资金循环:如果企业的资金被大量应收账款占用,将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以至于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长此以往,企业由于赊销带来的大量利润将被应收账款风险慢慢吞噬掉,严重者将致使企业破产倒闭。
综上分析可知,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分析与测定,随时掌控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以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和规避风险。
参 考 文 献
1、王霞、沈向光《如何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财会研究》2006年04期
2、《财务与会计》知识点:应收账款的核算
3、杨英,《浅谈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王兴德 ,《略论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对策》,《上海企业 》2003年1月
5、孙一兵,《浅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经济师》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