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只做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企业管理的经营,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砸冰箱出名牌。1985年,76台“瑞雪”牌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这一锤,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加坚定了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的发展道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质量都将是海尔生存之本。1988年,“琴岛—利勃”海尔荣获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国优金牌。1990年,青岛电冰箱总厂获国质量管理奖,同年通过美国UL认证,1992年通过ISO9001认证。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年,海尔只有冰箱产品到1998年已有十几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2005年)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海尔建立了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集团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2005年12月25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宣布启动“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供应方、客户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化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首先,海尔对名牌认识得早,而且一直把名牌战略作为自己的基本战略加以持续实施。海尔的品牌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六至八年时间,可见品牌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久的、艰苦的过程,同时海尔树立了强烈的品牌经营和战略观念,拥有一支高效的、优秀的团队支持,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开发环境。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海尔品牌由一个产品即冰箱产品扩展到了很多种产品实现了品牌的多样化发展。其次,海尔品牌由国内向国外以及国际化发展最终实现品牌的全球化战略。然而在当今品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海尔实现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可见海尔的品牌战略是满足顾客需要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值得我们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借鉴或参考的,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学校学报,2004,(3).
3.刘红霞,《我国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7,(1).
4.万晓,《市场营销》,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
5.王海斌,《市场营销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
6.李世宗 陈会荣,《论企业品牌战略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学校学报,2007,(1).
7.阎卡林,《培育自主品牌要下更大决心》,经济日报.2005.03.28.
8.杨岳全,《市场营销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9.吴世经 曾国安,《国际市场营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
10.车礼 胡玉立,《市场调查与预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8.
11.姬雄华,《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2.于建原,《市场营销案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0.
13.胡春,《市场营销案例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