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图4为上证指数2005年至今的走势图,2005年6月大盘跌至最底点998.23,之后大盘进入罕见的“大牛市”,截止2007年10月,大盘上涨到6124.04,为上证指数的最高记录。随即迎来的是2008的大熊市,飞流直下三千尺,2008年10月,指数跌至底部1664.93。2008年11月到2010年11月为小牛市,2010年12月到2014年10月开始了长达4年的熊市期,上证指数在1849到3067之间震荡。2014年末到2015年6月12日迎来中国的新一轮大牛市,上证指数涨至5178点,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股市迎来了两次股灾,第一次股灾大盘跌至3373点,第二次股灾从4000点跌至2850点。2015年末形成了大盘3000-3600点的震荡形式。
(二)、大盘近期分析:
2016开年经历了由“熔断机制”导致的第三次股灾,大盘从3538跌至2638。1月4日首个交易日便暴跌,两次触发熔断机制,7日再次出现千股跌停,全天仅交易15分钟便休市,使得证监会紧急叫停了仅仅维持了4天命运的“熔断机制”。
2月2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证监会主席将由刘士余担任,由于新任证监会主席的上台,一度触发了股市的热情,股市创下了20个交易日有16根阳线的成绩。
5月,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地方养老金规模入市、A股纳入MSCI指数等利好,大盘站上2900点,试图上攻3000点,但以失败告终。
7月,大盘突破3000点,开始在3000附近震荡。
8月,随着深港通的推进,大盘涨至3100点,创下今年春节以来的新高。
(三)、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证券市场行情变动而引起的风险,也是证券投资活动中最普遍常见的风险。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产生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证券市场内在原因,另一个就是人为的因素。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节节上升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也很稳定,它们的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烈波动。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
2、政策风险
政府的经济政策以及管理措施也会造成股市收益的损失。经济政策可以影响公司的利润、债券收益,证券交易政策可以影响股市的价格。有的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的政策,例如私人购房的政策,也会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最著名的要算2015年12月4日出台的“熔断机制”相关规定,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仅仅两个交易日就引发了股市暴跌使得当天提前收盘,熔断机制的产生本来是政府为了稳定证券市场、减少证券市场风险、控制证券指数跌幅,但是却适得其反,导致了风险的发生。政策风险相对与市场性风险而言,政策风险的危害更大,因为市场风险属于可控风险,而政策风险不可控,由“熔断机制”可以看出,一旦发生政策风险,必然会导致证券市场出现畸形变化的局面。面对可能导致风险的政策实施,投资者不妨暂且退出证券市场,静观后市。
3、利率风险
利率提高,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利便会下降,从而影响公司股票或债券的价格和收益。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证券的交易价格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而不是按照票面价值进行交易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也随时受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时,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和其他理财产品,证券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而市场利率下调时,一部分用于银行储蓄和其他理财产品的资金又会流回证券市场,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证券市场价格就会上升,这种反向变动的趋势在债券市场上甚为突出。
4、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又被称为通货膨胀风险,也就是因通货膨胀导致的证券投资者收益率的不确定。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因为物价上涨而导致相同金额的资金却买不到与过去一样的物品,这就是物价的变化让我们的购买力有了不确定性。证券市场同样会受物价的影响,当物价上涨时,投资者所拥有的证券资产实际购买力就会发生损失。
5、上市公司经营风险
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也会给证券投资者带来损失,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内部风险包括经营决策、技术更新、新产品研究开发、高级专业人才流动等情况造成的公司经营不善、盈利下降。投资者在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跌。外部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竞争对手的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每家上市公司所受到的经营风险也是不同的,这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关。投资者要想规避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就一定要在投资前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是这样也不能完全规避经营风险,因为投资者可能会遇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全、不准确的情形。据上交所2016年3月22日消息称,*ST博元因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被终止上市,*ST博元也成为了2016年首只退市的股票 。
6、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资金结构不合理使上市公司产生的风险。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产与负债的期限、资本负债的比率、债务的结构等,尤其是资本负债的比率,其值越高,表明债务结构越不合理,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上市公司在投资中持有高风险的资产,一旦这些资产泡沫破灭,必然会导致公司的股价出现下跌。 证券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
7、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企业不能按照证券发行承诺支付给投资者债息、股息、红利以及偿还本金,导致投资者遭到损失的风险。在证券市场中,证监会提醒投资者必须对发行债券的信用等级和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8、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指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上市公司的股东和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管理者和股东追求的目标不同,尤其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股东利益的损害。
9、股灾风险
股灾是股市的灾难,当股市的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受某个因素的影响,突然发生的股价暴跌现象。股灾风险与其他风险不同,具有突发、破坏、联动、不确定的特性,股灾不仅会给投资者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加重国家的经济负担。
10、咨询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证券中来,证券投资的咨询业务也开始兴起,然而目前证券咨询机构良莠不齐,有正规的券商机构在为投资者提供着正确的服务,也有大量的非法证券咨询机构对投资者进行错误引导,吸收投资者资金,给投资者造成不必要损失。
11、交易过程风险
投资者在对股票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操作上的风险,证券开户帐号被盗、资金被冒提、股票被盗卖等,尤其是新开户的投资者,这要求投资者在对股票操作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风险防范的技巧,培养良好的互联网交易安全习惯,尽量避免交易过程中的风险。
(四)、未来证券投资建议:
证券投资风险的控制是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三者的责任。监管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行政干预行为。证监会要监管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证券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根本,公司方面要保证自己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因信息错误而导致的投资风险,为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提供保障。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要控制风险,可采取以下建议:
1、投资者要充分认识证券市场的本质,学习一些必需的证券投资分析知识,包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行业分析,股价走势图的k线分析等。
2、对于投资者自己,在应对证券价格波动这方面,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投资者要把握好投资时机,在股价偏高时切勿盲目追高,避免逆势买卖。投资者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准则:什么样的行情不能操作。严格按照自己的准则来操作。
3、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避免将鸡蛋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个人资金部分用于证券市场,部分可用于固定收益的投资,用于证券市场的那部分资金也要进行分化,不要将全部资金用于同一种股票,可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参与股票的买卖。
4、投资者在选取股票的时候,要先收集相关资讯,密切关注国家政策,选择机构关注度高、近期热门概念、公司状况良好的相关股票,然后选择合适价位,在均线下方买入,能有效的避免多种风险。
5、倘若遇上了股灾,应该迅速撤离股市,切勿因为短期反弹火中取栗,应当坐等股市渐稳,有外部资金流入证券市场,股指下方形成了有效的支撑,此时才能回归股市。若是在股灾中已经深深被套,可采用做T的方式,波段操作,低买高卖,降低成本。能有效的减少股灾风险中的损失。
6、见好就收。当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获得了预期收益,或者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逆势上涨,这时候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一定要找机会抛售。2016年上证指数的高位在3100点,当大盘站上3100点,也就是在向投资者发出“卖出”的信号。
7、不可频繁交易。频繁的买入和卖出股票,不但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还会引起投资者对股票的趋势判断出现错误。应当保存好自己的交易记录,定期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养城良好的操作习惯。
8、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切勿泄漏证券账户的帐号、密码,杜绝发生交易过程中的风险。
“入市需谨慎”的存在是因为有了“股市有风险”的前提。股市固有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正是在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规避风险。证券投资者只要能够按照上方建议理性投资,便能使自己的投资风险降到最小。
我国还是新兴的证券投资市场,虽然近一年经历了股指大跌,但是上证指数的底部相对历年而言也是处于中上水平。相信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证券市场在减少风险、走向成熟的同时,上证指数也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上4000点。而现在,就是我们投资者找准目标播种的时期。
参 考 文 献:
1、戴国强,《管理金融风险》,2003年
2、贝政新,《证券投资通论》,1998年
3、张峰,《证券投资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4、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2011年
5、张定宇,《证券投资操作学—风险控制》,2012年
6、戴磊、赵娴,《证券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研究》,2010年
7、张厚培,《2016上半年A股十大事件》,投资快报,2016年7月2日
8、中国证监会,《关于互联网交易风险的问答》,2015年4月28日
9、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的各种风险类型》,201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