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背景资料
1.宏观层面分析
1.1政治环境
1.2经济环境
1.3社会环境
1.4技术环境
2行业层面分析
3企业层面分析
3.1中国铝业概况
二、.杜邦分析
三、利润表分析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内 容 摘 要
2012年,中国铝业出现了82.3亿元的巨亏。把它送上了资本市场“巨亏榜”的第二位。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本文通过对中国铝业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简要分析。从主观和客观上来说下导致中国铝业经营不善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简析
一、.背景资料分析
1.宏观层面分析
1.1 政治环境。
贸易保护主义:由于我国国内的矿产资源相对来说较为短缺,同时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我国有色金属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高。2012年6月以来,在资源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印尼政府加强对铝土矿出口的管制,导致我国铝土矿进口受阻。国内进口自印尼产的铝土矿总量急剧降低,二季度氧化铝价格震荡上行,导致公司氧化铝成本同比上升。
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中国,建筑、运输和电力行业约占铝消费的三分之二。近年来,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铝消费增速减缓。
环保政策: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国内对冶炼行业节能减排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等31家企业受到处罚,这对铝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1,2经济环境
铝的供需和价格与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关联度非常高,全球与中国经济的变化对铝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铝产品市场处于行业周期低谷的不利影响,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的平均售价与之前价格相比大幅下跌,企业整体利润较上年大幅下降,出现严重亏损现象。
产能过剩及电价的影响:中国经济正处于解决产能过剩等矛盾的结构调整时期,整个铝行业产能依旧严重过剩,并且依旧有很多大型项目在上马。这成为铝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大障碍。与此同时,电价的上涨也给铝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中铝的相关负责人称,电价每上涨0.1元,仅电解铝业务就要多付出50亿电费。
1.3社会环境
人口因素:新开发的矿区经常会有人居住,而如何妥善的解决原住民的搬迁问题就非常重要。巨额的搬迁费甚至能影响一个矿区开发产生的盈利。
管理层因素:2008年,中铝收购云铜集团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云铜集团爆发出“云铜腐败案”。涉及金额高达20余亿元。伴随腐败案而来的是云铜集团首度出现亏损,亏损额为21.9亿元。中铝作为国企之一,企业员工数量多和管理人员占比高,以及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好,这些原因都造成公司生产成本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1.4技术环境
科技创新是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而中铝由于生产线建设时间较早,工艺和设备水平较为落后,单位耗能高的占比偏大。加快研发高效绿色电解铝工艺等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加大推广新型结构电解槽、高效节能氧化铝生产技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等,也是铝企业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
2.行业层面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铝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涵盖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备、原铝、铝及合金熔铸和铝型材加工等一系列流程。
3.企业层面分析
3.1中国铝业概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是在中国国有铝业重组的基础上成立于2001年9月10日。其股票分别在美国纽交所、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中国铝业是目前中国铝行业中唯一集铝土矿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销售,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大型铝生产经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材生产商,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第三大原铝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电解铝供应商和第五大铝加工材供应商。中国铝业于2007年4月30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上市当年中国铝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营业收入761.8亿元、净利润102亿元。同年10月中铝的股价创出60.6元/股的历史高价。2008年的经融危机重创了中铝,其净利润只有881万元,同比大降99.91%。2009年,中铝巨亏46亿元。接下来两年,中铝的业绩有所起色,分别盈利7.8亿元和2.4亿元。然而到了2012年,中铝再现巨亏82.34亿元。由于铝价持续下跌导致2013年前三季度中铝仍旧亏损18亿元。
二、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表2.1 2007年—2012年中铝杜邦分析财务指标基本情况表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净资产收益率
21.06%
0.26%
-8.09%
1.72%
1.20%
-15.45%
销售净利率
15.24%
0.21%
-6.66%
0.80%
0.47%
-5.78%
权益乘数
1.60%
1.90%
2.33%
2.44%
2.59%
2.97%
资产周转率
86.43%
66.76%
52.15%
87.90%
97.75%
90.01%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改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从表2.1可以看出中国铝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由2007年的21.06%骤降到2008年的0.26%,并且在2009年出现负值,2010年和2011年实现微盈,但在2012年继续恶化。销售净利率的变化趋势于净资产收益率基本一致,这说明销售净利率的恶化是净资产收益率恶化的主要原因。中国铝业2007年—2012年的权益乘数在不断的攀升,这意味着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破产成本,投资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杠杆风险。同时,2007年—2009年中国铝业的资产周转率持续下降,2009年—2012年又迅速回升,说明中国铝业的资产管理效率并不是很稳定。
三、利润表分析
1.盈利模式分析
表3.1 2007年—2012年中国铝业利润组成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核心利润
14213450
856938
-5307618
900770
133412
-8594197
狭义营业利润
14204338
-26256
-5977844
9671
-433541
-8601975
广义投资收益
342860
283707
457844
935512
1050975
217501
营业外收支净额
-160331
-132309
129403
435171
200562
795437
利润总额
14389867
124815
-5390597
1380354
817996
-9092062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98.77%
686.57%
98.46%
65.26%
16.31%
94.52%
投资收益/利润总额
2.31%
244.49%
-9.12%
63.68%
128.05%
-2.57%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在2007—2009年和2012年这四年,核心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较大,盈利模式是以经营主导型的。2012年和2011年不是很明显,这两年是亏损后的回升期。结合上表的营业规模来看,中国铝业基本上是以经营主导型的模式。
2.企业自身盈利能力
表3.2 2007年—2012年中国铝业自身盈利状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营业收入
76180448
76725941
70268005
120994847
145874433
149748821
营业成本
57216996
69864632
69045690
113188357
137790291
148406440
毛利
18963452
6861309
1222315
7806490
8084142
1072381
毛利率 %
24.89
8.94
1.74
6.45
5.54
0.72
从表3.2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在2007年的毛利率尚可。从2008年开始,毛利率持续降低,2010年略有回升后继续降低,至2012年降至0.72%。自身盈利状况越来越恶劣。
3.企业资产管理质量
表3.3 2007—2012年中国铝业资产减值损失状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资产减值损失
9112
883521
670226
891099
566953
1510803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铝业从2008年开始,资产减值损失急剧上升。根据中国铝业2008年的年报解释,由于遇到雪灾等灾害,造成大量存货损失。资产毁损才造成大量资产减值损失。但是除去外部原因,五年的大规模资产减值损失可能是由于产能过剩,市场价格不断降低而造成大量的存货积压和存货减值。
4.资产增值质量分析
表3.4 2007年—2012年中国铝业资产报酬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总资产报酬率%
1.32
-2.39
2.81
2.77
-2.32
经营资产报酬率%
16.42
0.75
-3.97
0.66
0.09
-5.56
投资资产报酬率%
21.38
28.50
53.40
54.87
33.43
2.01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2007年相比,中国铝业2008年的经营资产报酬率下降幅度较大,并在2009年达到-3.97%。这意味着中国铝业的经营资产获利能力下降,可能存在着不良占用、资产周转缓慢等问题。2010年和2011年经营资产报酬率略有回升,但在2012年继续亏损,经营资产报酬率达到最低点-5.56%,这说明中国铝业的经营资产获利能力非常差。
而中国铝业的投资资产报酬率在2008年和2009年这两个亏损年度大幅上升,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54.87%。之后的两年又大幅下降,也于2012年达到最低点2.01%。和经营资产相比,中国铝业的投资资产有一定的获利能力,但并不是很稳定,也可能存在“泡沫”利润。
表3.5 2007年—2012年中国铝业投资收益及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投资收益
332055
305157
491856
879072
1047444
233359
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
52004
33067
9137
2044
129608
44556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和投资收益相比偏低。在2009年和2010年,中国铝业的投资收益大幅上升,但是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反而下降。这说明中国铝业可能存在“泡沫”利润和“泡沫”资产。
5. 利润形成分析
6. 营业收入形成分析
表3.6中国铝业2007年—2012年分业务营业收入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氧化铝%
45.26
39.75
27.91
21.58
20.63
20.61
电解铝
69.89
0.00
69.24
0.00
0.00
0.00
板块间抵消%
-18.79
-25.35
-16.09
-48.68
-43.73
-45.02
原铝%
0.00
65.72
0.00
43.40
39.32
38.33
铝加工%
0.00
13.22
11.96
7.64
7.07
5.38
贸易板块%
0.00
0.00
0.00
73.76
74.55
78.36
其他%
1.95
2.69
4.55
0.14
0.10
0.16
数据来源:中国铝业年报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7年中国铝业的分业务营业收入主要是来源于氧化铝,占据45.26%的比重。之后的五年氧化铝份额逐步降低。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解铝业务和原铝业务,2007年和2009年中国铝业着重发展电解铝业务。可是在2008年和2010年以后中国铝业剥离了该项业务。2008年中国铝业原铝业务大幅发展,2009年该项业务却为0,2010年—2012年保持稳定。从2010年开始,中国铝业开始阔步进军贸易板块。贸易板块包括在国内从事向集团内部生产商及集团外部客户提供氧化铝、原铝、铝加工产品及其他有色金属产品和煤炭等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贸易服务的业务。中国铝业业务板块大幅调整与中国铝业的战略方向和并购行为密不可分。
7.营业成本形成分析
表3.7中国铝业2007年—2012年分业务营业成本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氧化铝%
43.52
38.84
29.33
20.26
19.92
21.16
电解铝
77.49
0.00
67.59
0.00
0.00
0.00
板块间抵消%
-25.77
-28.22
-16.21
-51.94
-46.50
-45.44
原铝%
0.00
67.88
0.00
43.28
38.92
38.38
铝加工%
0.00
14.33
12.49
7.98
7.20
5.57
贸易板块%
0.00
0.00
0.00
78.06
78.28
78.04
其他%
2.48
2.76
4.37
0.19
0.12
0.20
数据来源:中国铝业年报
根据营业收入分析和上表可知,电解铝在2007年和2009年的营业成本比率相对较高。贸易板块2010年至2012年的营业成本较高。
8.期间费用分析
表3.8 2007年—2012年中国铝业期间费用分析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销售费用率%
1.56
2.04
1.80
1.30
1.11
1.32
管理费用率%
2.98
3.09
4.01
2.03
1.77
1.84
财务费用与借款规模之比%
4.93
4.52
4.44
6.44
6.56
7.74
根据上表分析,中国铝业的销售费用率基本处于平稳状态,管理费用率基本保持降中有稳状态,而财务费用与借款规模之比处于上升阶段,2007年至2012年中国铝业的借款规模逐渐加大,特别是短期借款规模。比率的提高与中国铝业大幅度并购有较大的关系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1.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构成情况
表4.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情况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96517
104225
85022
135068
165479
190834
收到的税费返还
0
257
619
129
265
232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73
411
253
776
346
1011
合计
96590
104893
85894
135973
166090
192077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来看,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收到的税费返还和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只占很小的比例。
表4.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情况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68781
86781
75333
116432
149305
176827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4285
6092
5918
5702
6425
6956
支付的各项税费
11339
5284
2551
3664
4456
3668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34
1732
2797
3031
3413
3504
合计
85239
99889
86599
128829
163599
190955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情况来看,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源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各项税费、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合计不超过总流出的20%。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表4.3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70000
20000
254264
50000
0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33067
9137
2044
129608
44556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23225
38503
233007
80421
185926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中的出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
0
0
0
256
0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22254
534062
1373773
949457
481847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合计
488546
601702
1863088
1209742
712329
在分析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时曾提到过中国铝业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和投资收益相比偏低。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和2010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异常的低。2009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大部分来自于其他方面,主要是收回交易性金融资产保证金。2010年则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及其他方面,主要有处置子公司股权和政府补助、收回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保证金。2011年的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有所增加,但在总的投资现金流入部分仍不占主要地位。
企业投资现金流入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与企业的投资资产盈利性无关。企业靠处置资产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这种现象在2010年和2012年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可能是企业更新换代资产作出的决定,另一方面更可能是企业交困被迫作出的权宜之计。
表4.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7327888
9905540
8380020
8842998
9205379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163882
74001
869975
1382394
13892660
质押贷款净增加额
—
—
—
—
—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4858396
99354
0
96460
0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02874
0
873410
602437
79312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2653040
10078895
10123405
10924289
23865419
2008年企业因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和取得部分子公司引起了大量现金流出。2012年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流主要是支付人民币116.45亿元的西芒杜项目、人民币12.2亿元的宁夏发电收购款、人民币10亿元的煤炭项目收购款以及人民币92.88亿元的基本建设和资源获取款。2011年的投资并未披露相关内容,但其当年的年报中提到截止2011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完成项目投资支出人民币109.46亿元。主要用于节能降耗、环境治理、矿山建设和科研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中铝和力拓有协议共同开发几内亚铁矿,中铝在当年的协议中承担了55.4亿元的资本支出,而购入合资公司总价约为85.1亿元。这些都可能是当年投资资金流出的主要方向。中铝此次的巨额投资在何年能够收回还是未知数,不过毫无疑问这次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
3.筹资活动现金流分析
表4.5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184800
13073
203100
0
4104335
其中: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
184800
13073
203100
0
4104335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2401404
38057460
34141516
56477596
74346531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14950000
0
12694000
17733500
29468136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76270
0
0
0
180290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47812474
38070533
47038616
74211096
108099292
2012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净流入人民币204.2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净流入增加了115.87亿元。2011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净流入88.4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净流入增加了61.24亿元。都主要是由于增加外部负债融资所致。而且从上表可以看出,中铝基本上主要靠借款来进行筹资,而且越借越多。筹资活动的大部分现金流出也是用于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其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不仅少,而且全部都是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公司的融资方式单一,这样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偿债压力。
4. 现金流量表总结
结合以上对中铝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司本应是以经营为主导型的企业,但其货币资金规模每况愈下。在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中,筹资活动是主要的来源,意味着公司基本上是借债度日,经营活动亏多赢少,投资活动只出不进。公司整体现金流状况不容乐观,企业的发展缺乏持续性。
相关建议
缩减成本,控亏增盈。中铝应该根据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控制其经营成本,尤其是在用电成本方面。应向民营铝业学习,采用配套建设自备电厂的模式来降低用电成本。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管理体制。应当建立健全管理者合理的选拔和激励方式,实施绩效考核来公平的衡量员工的价值。
放缓扩张,防止资金链断裂。近几年来,中铝在国内外斥巨资兼并收购同行业竞争者及相关矿石业务。导致企业需要向银行借款或者发行票据来满足资金需要。导致其偿债能力减弱,财务风险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中铝应当适当的放缓扩张速度,平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中国铝业年度报告
李雪梅 利润表披露探讨
高粱 改善国企管理要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