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原理…………………………………………………………………………………………..3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
三、计算等式……………………………………………………………………………..………4
四、主要作用……………………………………………………………………………………..7
五、企业资产负债表蕴含的信息及其作用分析 ……………………………………………………………..…….7
(一)企业资产负债表蕴含的信息 ………………………………………………………………………………………..7(二)企业资产负债表作用分析 ……………………………………………………………………………………………..8六、资产负债表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8 (一)资金实力的分析 ………………………………………………………………………………………………………………8(二)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9(三)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9
(四)实例分析……………………………………………………………………………………………………………………...10七、当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的发展趋势 ………………………………………………………………………13(一)高度重视公允价值的作用 …………………………………………………………………………………………..13(二)存货后进先出法的禁止使用 ………………………………………………………………………………………13(三)资产负债观逐渐成为主流……………………………………………………………….14 八、强化企业资产负债表分析的措施 ……………………………………………………………………………….14(一) 强化对资产资产结构与企业生产经营分析 …………………………………………………………14(二)强化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获取 …………………………………………………………………………………15(三)强化剔除报表中的“水分”能力 ……………………………………………………………………………..15(四)充分注意资产负债表的局限 …………………………………………………………………………………16
内 容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部
组成,资产负债表编制依据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具体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本文还分析了企业资产负债表所蕴含的信息以及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的意义,接着文章分析了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所使用的财务指标,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财务负债表分析发展的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了强化对资产负债表理性分析的对策。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决策之前,必须理性的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关的分析,以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所揭示的经济内涵,从而作出真正决策。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编制,计算公式 分析 作用 指标
一、原理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它既是一张平衡报表,反映资产总计(左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右方)相等;又是一张静态报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如月末或年末。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上设立"年初数"和"期末数"栏,也能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其中“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期末余额”栏主要有以下几种填列方法: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收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收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有些项目则要、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项目,应当根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二)、新旧会计制度比较
与行业会计制度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较,资产负债表有的填列方法和内容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二是适当增加了部分项目。
1.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
主要表现为部分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账面余额填列。例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项目,都是以其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固定资产”项目,应分别“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等项目填列。对于“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适当增加了部分项目
主要表现为适当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已归还投资”两个项目,分别反映企业预计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三、计算公式
资产: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
存货=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
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除摊销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
其他流动资产=小企业 除 以上 流动资产项目 外的 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投权性质投资账面全额]
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应在流动资产类下“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单独反映.]
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
工程物资=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
其他长期资产=“小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
负债:
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借)+预付账款(借)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
应付工资=应付工资(贷)[“应付工资”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应付福利费=应付福利费
应付利润=应付利润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贷)[“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贷)[“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
其他流动负债=“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
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预收账款(贷)
其他长期负债=反映小企业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包括小企业接受捐赠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尚未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单独反映。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均应根据有关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金额填列
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盈余公积”所属的“法定公益金”期末余额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资+其他应交款(应付职工工资附加费等支付给个人款项)+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四、主要作用
资产负债表必须定期对外公布和报送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各个集团(包括股票持有者,长、短期债权人、政府有关机构)。当资产负债表列有上期期末数时,称为“比较资产负债表”,它通过前后期资产负债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财务变动状况。根据股权有密切联系的几个独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汇总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称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它可以综合反映本企业以及与其股权上有联系的企业的全部财务状况。
1、有助于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资产规模、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由于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并盈利的基础,因此,对于资产的分析评价,有助于进一步判断企业持续生产经营的能力与规模,分析企业的盈利潜力与偿债实力
2、有助于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评价企业进一步融资的能力及潜在的运营风险。一般而言,当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时,意味着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加大,将直接影响企业进一步举债经营的能力
3、有助于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资金需求的未来变动趋势。通过对企业资产质量及其即时变现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债务结构、特别是债务期限与偿还方式的分析,并结合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分推测企业未来的资金流入水平与资金流出需求
五、企业资产负债表蕴含的信息及其作用分析
(一)企业资产负债表蕴含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作为现行会计制度下的一张主要会计报表,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分析和了解企业则务状况信急的重要渠道。资产负债表蕴含的信息主要有:
1.企业经营规模及其结构
资产负债表资产总额就可以揭示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的资产不仅仅包括流动的现金,还包括应收款项、固定的厂房设备、无形资产、各种存货及投资等组成项目。故资产负债表左边栏的所有项目即反映了企业的物质规模。因此,透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使投资人及其他的企业利益相关人了解企业当前的物质经济实力,并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资产负债表让想了解企业规模与资产分布结构的人,可以非常详细地了解企业的信息,并且通过期数与期末数的比较,还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业绩的好坏。
2.企业所有者权益情况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这些项目共同组合反映了企业投资者的净资产状况。解读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助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资本来源、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分配能力等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实收资本即投资人投入,其初始数即企业的注册资本,解读实收资本项目可以了解企业的资本情况,可以判断企业是否达到该经营领域的“准入栏”标准。
3、企业的负债
企业的运作、资金的周转,使企业必须保证在融资过程中有一定的资本,才能保持经济实力和有效地承担风险。保持一定的借入资本是企业灵活调节资金和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所以企业必定会产生负债,企业的资产总额就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共同结果。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栏就说明了企业负债的分布情况及负债总额。
(二)企业资产负债表作用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全面反映该日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及其构成,通过年末数和年初数的变化,反映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
资产负债表作为现行会计制度下的一张主要会计报表,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是:(1)它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是分析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反映了企业的静态财务状况,可使使用者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有助于企业理解财务状况。企业编制会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全貌,了解和掌握拥有并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
(3)可以理解企业财务发展趋势
将本期资产负债表与前期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观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化及资产结构的变化趋势.
六、资产负债表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掌握企业在特定日期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它们的结构与分布,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化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和运用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以便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一)资金实力的分析
企业资金实力,即企业依赖所有资金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利用资产负债表分析研究企业的实力时,应了解、分析企业资金配置状况、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折旧费的计算等。也就是说,要考虑通货膨胀影响,否则,账面就不是企业资金实力的客观反映。企业的自有资金愈雄厚,其应变能力愈强,能较快地缓解国家金融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资金困难;能较快地适应并消化市场变化不利因素,如原材料涨价等;能保证企业良好的财务信誉,以利于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能及时接受新技术,为产品更新换代创造条件。企业资金实力的大小可通过自有资金数额占全部资产数额的比例来进行评价。
(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变现能力主要体现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方面。
流动比率体现了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流动比率在200%左右较为合理。
本指标低于正常值,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速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比率过高,并非好现象。结果为0.2比较合适
(三)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负债比例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率以及产权比率等方面。
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其标准值:0.7。
资产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资产负债率在40%—60%,比较合理、稳健;超过,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产权比率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其标准值:1.2。
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苏宁云商2014资产负债表
报告日期
2014-09-30
2014-06-30
流动资产(万元)
货币资金
2,465,034
2,380,899
交易性金融资产
421,416
346,510
应收票据
122
79
应收账款
79,619
73,422
预付账款
335,145
350,182
应收利息
8,788
8,529
其他应收款
126,591
106,209
存货
1,850,209
1,632,654
其他流动资产
173,915
172,360
流动资产合计
5,460,839
5,091,502
非流动资产(万元)
发放贷款及垫款
26,365
20,65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4,240
18,605
长期应收款
51,956
51,186
长期股权投资
143,152
205,116
投资性房地产
111,848
96,044
固定资产原值
—
1,363,398
累计折旧
—
245,855
固定资产净值
—
1,117,54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2,866
固定资产
1,205,029
1,114,657
在建工程
422,152
447,417
工程物资
890
1,239
无形资产
732,589
706,393
开发支出
9,115
9,425
商誉
47,932
47,932
长期待摊费用
119,026
117,444
递延所得税资产
164,316
151,390
其他非流动资产
42,557
61,020
非流动资产合计
3,181,165
3,027,867
资产总计
8,642,005
8,119,368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227,753
174,033
交易性金融负债
9,145
9,145
应付票据
2,751,728
2,470,578
应付账款
1,076,951
968,957
预收账款
86,795
53,007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3,000
应付职工薪酬
35,739
36,146
应交税费
40,694
34,544
应付利息
37,850
27,362
其他应付款
526,730
470,241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8,833
7,645
其他流动负债
61,126
55,170
流动负债合计
4,863,345
4,309,824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56,335
56,335
应付债券
795,719
795,341
预计非流动负债
5,463
5,51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8,780
18,337
其他非流动负债
139,847
140,441
非流动负债合计
1,016,145
1,015,964
负债合计
5,879,490
5,325,788
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
738,304
738,304
资本公积
467,957
468,124
盈余公积
116,074
116,074
一般风险准备
801
310
未分配利润
1,421,968
1,451,056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
-12,65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2,733,393
2,761,214
少数股东权益
29,122
32,367
所有者权益
2,762,515
2,793,58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8,642,005
8,119,368
如图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2季度流动比率:5091502/4309824=118%
第3季度流动比率:5460839/4863345=112%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由此可知,苏宁第2季度的短期偿债能力比第3季度强。苏宁属于零售企业,因此,流动比率低于2属于正常现象
第2季度速动比率:(5091502-1632654)/4309824=0.8
第3季度速动比率:(5460839-1850209)/4863345=0.7
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所以2014年2、3季度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第2季度现金比率:(2380899+346510)/4309824=0.6
第3季度现金比率;(2465034+421416)/4863345=0.5
现金比率为0.2比较合适,苏宁第2、3季度现金比率过高,可能说明企业现金及等价物,闲置过多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2季度资产负债率:5325788/8119368*100%=68%
第3季度资产负债率;5879490/8642005*100%=65%
资产负债率在40%—60%,比较合理、稳健,两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说明公司偿债能力有可能存在问题,
第2季度产权比率:5325788/2793581*100%=190%
第3季度产权比率:5879490/2762515*100%=213%
产权比率标准值是1.2,两个季度的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偏高,说明长期偿债能力存在问题,而且,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七、当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的发展趋势
企业会计报表的使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表,可以获取企业支付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效率、成长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基础性报表,也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依据。资产负债表分设左右两方,资产类项目列在表的左方,负债类与所有者权益类列在表的右方,左右两方存在一定的对照关系,可进行对比。两方的总计金额始终保持相等。从当前财务会计发展来看,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高度重视公允价值的作用
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强调公允价值的作用。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因其无法真是反应资产与负债的价值,以其为属性编制的报表信息缺乏可靠性,而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负债,它们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反应,因此信息也更具可靠性,与信息使用者更有用。
(二)存货后进先出法的禁止使用
后进先出法是一种期末持有存货和期内耗用存货的计量方法。后进先出法是在假定后取得的存货先行耗用或销售的条件下对存货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市价上升的情况下,用后进先出法计量存货的价值会低估企业期末持有的存货的价值,从而低估期末资产负责表的存货项目的价值,使得资产负责表不能真实得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后进先出法的禁止使用,反应了业界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公允表达。在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不能同时公允表达时,业界选择了资产负责表,放弃了利润表。这是资产负债表日益受到重视的强有力的证据。
(三)资产负债观逐渐成为主流
财务报告目标是指会计为哪些人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满足使用者的哪些需要。一国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定位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会计环境变化的需要。目前各国财务报告目标主要表现为“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及两者同时并提三种。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由过去的损益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是我国财务会计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
资产负债观关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先计量收益然后再将之分摊计入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去。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的当期净资产的增加额(不包括应投资者新投入资本和分配股利等对企业净资产造成的影响),不考虑该收益实现与否。而收入费用观直接确认已经实现的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进行配比。
八、强化企业资产负债表分析的措施
资产负债表在会计报表体系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它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即通过借贷平衡关系,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当前,在会计实践中,还应当强化对资产负债表的理性分析,从而使非会计专业人员了解资产负债表,以便利用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一) 强化对资产资产结构与企业生产经营分析
在对资产负债表分析中,我们往往注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变异进行考察,而对资产负债表中各种资产的结构、比重不是十分重视。实际上资产结构也有一个优化的问题,不同的资产结构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资产结构对企业经营的主要影响是:(1)对风险的影响。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短期资产因其能在短期内完成周转实现其价值,这类资产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固定资产、长期资产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完成周转,实现其价值,而这一较长时期内,市场变化莫测,这些资产内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大。(2)对收益的影响。不同资产对企业收益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形成企业收益的资产;二是对企业一定时期收益不产生影响的资产;三是扣抵企业一定时期收益的资产。(3)对流动性的影响。子产的流动性是指其变现的速度或能力。实际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排序就是按流动性大小进行的。资产流动的大小实际上也与资产的风险大小和收益高低相联系。整体上讲,流动性大的资产,其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反之,流动性小的资产,其风险相对较大,收益相对较低。
(二)强化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获取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资产负债表的三要素。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有帐户式和报告式两种,目前我们国家主要常用的是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报告式资产负债表结构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存量会计等式设计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强弱顺序排列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在流动资产项目内,是按照变现能力强弱顺序排列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存货等。
(三)强化剔除报表中的“水分”能力
财务造假现象在我国还相当普遍。通过采取资产评估以及关联方的资产置换,利润上去了,财政税收收入上去了,股市也一片“繁荣”,各方兴高采烈。在“浮夸”的理念下,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如何才能剔除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水分”,就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剔除资产负债表中的“水分”主要是重视资产减值法 的运用。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持有资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当企业的帐面成本高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记录一笔资产减值损失是符合逻辑的,这就是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使用资产减值法主要是要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和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所谓永久性标准,指只有永久性(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可能性标准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经济性标准指只要发生减值(比如,当可收回金额小于帐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由于经济性标准在估算在用价值、确定可收回金额时已考虑各种“可能性”因素,不再要求对可收回金额小于帐面价值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等广泛采用这一标准。
有关减值会计计量的主要标准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值、在用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可实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
在历史成本框架下,不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贴现率的确定可能是困难的和主观的;不同的资产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有的采用历史、有的采用贴现值)会使信息使用着迷惑不解。
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值”不同,在用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和可实现净值都属于“贴现值”的范畴。在用价值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而现行市价反映了市场对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期。公允价值主要指现行市价,如果没有市场价值,则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期权定价模型等方法确定的价值代替。销售净价和可实现净值在大多数情况是相似的,指现行市价扣除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四)充分注意资产负债表的局限
资产负债表能够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但是它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进行静态数据的分析是资产负债表的最大缺陷,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过程,应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而且,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都涉及到人为估计,准确性不能保证,资产项目的计量,受到不同计价方法和会计原则的制约。历史成本计价使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在报表中体现,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也对报表的可比性产生影响,应注意会计核算方法的选用和调整,从而在可比的基础上作出最优决策。
在资产负债表的审核分析中切忌就数论数,应在分析前与分析中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并且注意表中数字形成的原因,结合企业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分析时间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参 考 文 献
2014年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
成人(网络)教育系列规划教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财务报表分析》
梁玲玲著《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宋祚荣. 《解析资产负债表》 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 2010(01)